……
\n
宋夏两国签完议和条约了之后,本该相安无事一段时间。
\n
不想,赵煦死以后,夏主李乾顺欺赵俣年轻,威望低。
\n
当然,也是因为赵宋王朝继续收复青唐吐蕃,给了西夏巨大的压力。
\n
——李乾顺用脚后跟去想,也知道,赵宋王朝要是打下了青唐吐蕃了之后,下一个战略目标肯定是西夏无疑。
\n
因此,李乾顺一直在暗中支援敌对赵宋王朝的青唐吐蕃。
\n
还有,李乾顺很清楚,赵宋王朝如今势大,他必须谨慎处理与辽国的关系,不然的话,西夏独自应对看起来越来越强大的赵宋王朝,可能会有灭国的风险。
\n
所以,跟幕僚商量过后,李乾顺便派人去辽国,提出请求,希望迎娶辽国的公主为妻。
\n
只是,这时的耶律洪基已经病重,一时之间根本就顾不上西夏。
\n
没办法,李乾顺现在只能自救。不得不说,李乾顺不愧是西夏的中兴之主,在这么短时间内,英明而谨慎的他,就已经得到了西夏国中文武大臣的认可。
\n
李乾顺虽然一度在赵宋王朝的兵锋下委屈称臣,但却从未忘记国土沦陷的屈辱。
\n
自亲政以来,李乾顺不但在国中创设国学,招纳弟子三百以推崇儒教,培育人才,昔日在与宋军交战中战死的仁多洗忠等大将,他也都赐其家,表彰功勋。
\n
李乾顺与赵俣的议和,从来都不是为了守着一方水土,从此苟延残喘,他想要的是争取足够的时间厉兵秣马,从而在不久的将来,向赵宋王朝复仇,以洗刷其母小梁太后所留下的耻辱。
\n
而李乾顺的弟弟李察哥,也正是其兄的中兴大业中最为重要的助力臂膀。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