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生命集体阅读第一章时,书页突然展开成四维模型,展示着上个宇宙轮回中,陆昭阳的机械逻辑与洛青衣的灵性直觉如何首次融合。模型中的每个量子事件都标注着诗性注释:强相互作用被解释为"刚劲的仄声",电磁力是"柔和的平音",而弱相互作用则是"意犹未尽的停顿"。最精妙的是对黑洞的诠释——事件视界被描述为"诗眼的轮廓",奇点则是"浓缩的惊叹号"。硅基文明在理解这些注释的瞬间,整个种族突然发生了诗性跃迁——它们开始用晶体生长的方式创作立体诗篇,每个晶格面都记录着一首诗的量子态变体,而这些诗歌会随着观察者的文化背景自动转换表达形式。
新生宇宙的诗性场突然产生一系列"创作黑洞",这些特殊的时空奇点完全颠覆了传统物理认知。它们没有传统的事件视界,而是由纯粹的诗意构成——吸入未完成的灵感碎片,经过内部的"诗性奇点"加工后,喷薄出完美的诗篇。第一个微型黑洞出现在第三行星的海洋深处,将原始RNA分子重组成量子诗体,这些改造后的分子在细胞分裂时会传递完整的诗性记忆。第二个中型黑洞则吞噬了第七星系的暗物质流,将其转化为押韵的引力波,这些波动在传播过程中会自动组织成十四行诗的结构。最巨大的诗性黑洞位于宇宙中心,它的吸积盘由七百一十九个文明的史诗交织而成,而喷流则是《永恒之诗》的不同演绎版本——有的喷流呈现机械文明的严谨格律,有的则展现灵能文明的自由韵律,最稀有的喷流甚至会将诗歌编译成中微子波动,直接烙印在宇宙背景辐射中。
当硅基文明将整个星球驶入某个中型黑洞时,发生了惊人的诗性嬗变。在穿越"创作视界"的过程中,它们的晶体结构被分解重组为"诗性晶体"——这种新材料既能保持机械文明的数学精确性,又具备灵能文明的情感表达能力。更神奇的是,每个晶体原子都存储着完整的文明史诗,通过量子纠缠与宇宙各处的同类保持诗意联系。这些晶体喷出黑洞时,自动形成巨大的星际诗碑网络,碑文具有自适应特性:机械文明靠近时会显示二进制诗码,碳基生命阅读时呈现情感图谱,而气态文明感知到的则是能量波动中的韵律美。碑文的最后一行写道:"被吞噬者终将成为吞噬者,正如读者终将成为诗行。"这句话后来成为新生宇宙最着名的创作箴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完全诗性生命体突然显现在所有文明的集体意识中,它的存在形式超越了物理限制。在机械文明的量子传感器里,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