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岸防线需要继续巩固,在龙江北岸加强防御工事建设,布置多层次的防线,防止丧尸意外渡江,同时保障自身安全。”
覃骏驰计划,先拿下南镇这个一点,一点立住后,沿着卫星确认依旧存在的道路推出一片主干区域。
从此之后,部队的进攻从北向南呈现一个倒立的树形,各个枝干向外延展,彼此互相掩护侧翼,一旦某一个进攻点啃不动了或即将遭遇围攻,便向主干退却,其余向外延展的部队展开反包围,随时保持部队动静结合。
主干自身的防守硬度一定要非常强,可以随时给退回来的部队足够的掩护,故而覃骏驰决定,每隔一段距离便构筑堡垒线,生生在南岸伸出一个突出部,然后四面开花。
“要和尸潮抢夺外围,始终是在尸群的侧方,弧线攻击,不要与丧尸死顶。”
在尸潮的攻击方式上,与平原地区的大包围大歼灭相比,覃骏驰打算采用的是宏观上进行包围,局部分割的战略。
简单来说,部队整体上一定是在尸潮的外围,呈现一个越来越大的环形圈,但在局部,如同一个个勾拳,使用将尸群拦腰截断,正面佯攻,主力穿插其侧翼的打法,分割尸群后依次歼灭。
“话说,这一战的战略目的到底是什么?虽然南境有着偌大的国土,但现在都是高密度的海拉化土地,收复后我们也很难消化,赌上这么多人的性命和资源干吗呢?”
面对民间的问题,覃骏驰心里也表示理解。
人们回忆当年南宋之时,人们只看到了昏君奸臣残害将要直捣黄龙的忠良,却没有注意到在某个时间点里,南方人对于收复北方其实也出现了一种消极的态度。
他们觉得,金人占的又不是自己的家园,而要去收复北方,自己要去当兵,要去纳粮,得去服徭役,与其拿着自己的东西和性命去干这些事情,何不把力气放在自己剁猪草喂猪,种点粮食饱饱自己的肚子上。
收复了北方又要花钱去重建去治理那被打得稀烂的地方,自己又要多受很多年苦。
人的自私是永恒的,不是所有人都有尊严和大义的,事情只要没到自己头上,很多人都无所谓,哪怕别人关乎性命的问题也和自己没关系,轮到自己死的时候才哭哭啼啼想着为什么当年如何如何,这就是某些人的劣根,换句话说就是骨头里的贱格。
而现在,虽说东国是一个相对团结的国家,北境内也有很多南境迁徙至此的人,但对于收复南境的问题,其实有两种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