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回事呢?岐伯就回答:“此人颇有阴者也。” 就是说这种人虽然是重阳体质,但体内还是有不少阴气的。
老孙:这又怎么判断呢?
小岳:岐伯说了:“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数怒者易解,故曰颇有阴。其阴阳之离合难,故其神不能先行也。” 阳气多的人乐观爱笑,阴气多的人爱发脾气,那些老爱发脾气还容易消气的,就是体内阴气比较多。他们阴阳不太容易分离和结合,所以气不会在看到针的时候就先动起来。
老孙:好家伙,这里面门道真不少。那“其气与针相逢,奈何?”又是啥情况?
小岳:黄帝问的这个,就是说有的人针一扎进去气就到了,这是为啥。岐伯回答:“阴阳和调,而血气淖泽滑利,故针入而气出疾而相逢也。” 意思是阴阳平衡协调的人,他们的血气就像润滑油一样,特别滑溜顺畅,所以针一扎进去,气马上就跟着来了,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
老孙:原来如此,那“针已出而气独行者,何气使然?” 这又是咋回事?
小岳:这是问为啥有的人针拔出来了,气还在发挥作用。岐伯说:“其阴气多而阳气少,阴气沉而阳气浮,(沉)者内藏,故针已出,气乃随其后,故独行也。” 就是说阴气多、阳气少的人,阴气比较深沉,阳气比较轻浮,气都藏在身体里面,所以针拔出来后,气才慢慢跟上来,就感觉气还在独自起作用。
老孙:那“数刺乃知,何气使然?” 这个呢?
小岳:这是问为啥有的人扎好几次针才有反应。岐伯说:“此人之多阴而少阳,其气沉而气往难,故数刺乃知也。” 就是这种人阴气多、阳气少,气运行得特别慢,很难到达该去的地方,所以要扎好几次针才会有感觉。
老孙:明白了,那最后“针入而气逆者,何气使然?” 又是啥原因呢?
小岳:黄帝问的是为啥有的人针扎进去气就逆乱了。岐伯说:“其气逆与其数刺病益甚者,非阴阳之气,浮沉之势也。此皆麤之所败,工之所失,其形气无过焉。” 意思是气逆乱和扎针后病加重,不是因为患者阴阳、气的浮沉问题,而是医生太粗心、技术不行,操作失误导致的,患者本身的身体状况其实没啥问题。
老孙:哎呀,听你这么一讲,这《行针》里的学问真是不简单,老祖宗的智慧让人佩服!
小岳:那可不,咱老祖宗留下的经典,随便拿出一篇都够咱们琢磨好久的。希望大伙听完今天这段,对中医、对《黄帝内经》能多一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