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岳: 大家好,我是小岳。
老孙: 大家好,我是老孙。
小岳: 今天由我俩给大伙来段相声!
老孙: 是一段跟中医有关的相声。
小岳:嘿,老孙,您知道吗?这《黄帝内经》里有一篇《灵枢·逆顺》,好家伙,这里面的门道可深了去了!
老孙:哦?能有多深?你快给我唠唠。
小岳:好嘞您呐!听好了啊,这原文是“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气有逆顺,脉有盛衰,刺有大约,可得闻乎?”
老孙:这说的啥呀?我这文化水平,听不懂呐。
小岳:这意思就是黄帝问伯高,说:“我听说这人体内的气有逆有顺,脉象呢有盛有衰,针刺还有个大概的原则,你给我讲讲呗?”您瞧,黄帝都虚心请教,咱更得好好学不是?
老孙:哟,还真是。那伯高咋回的?
小岳:伯高就说了:“气之逆顺者,所以应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也。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虚实有余不足也。刺之大约者,必明知病之可刺,与其未可刺,与其已不可刺也。”
老孙:得嘞,又开始听天书了,你快翻译翻译。
小岳:嘿嘿,伯高这话的意思是,人体内气的逆顺,和天地、阴阳、四季、五行是对应的。脉象的盛衰呢,能用来判断血气是虚是实,是多了还是少了。而针刺的原则就是,一定要清楚啥时候能扎针,啥时候不能扎,啥时候已经绝对不能扎了。
老孙:原来是这么个事儿啊。那黄帝接着又问啥了?
小岳:黄帝接着问啦:“候之奈何?”就是问怎么判断这些情况。
老孙:对呀,这怎么判断呢?我也好奇。
小岳:伯高就回答:“兵法曰:‘无迎逢逢之气,无击堂堂之阵。’刺法曰:‘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漉漉之汗,无刺浑浑之脉,无刺病与脉相逆者。’”
老孙:怎么还扯到兵法上去了?这跟扎针有啥关系?
小岳:您这就不懂了吧,这是打比方呢。就好比兵法里讲,别去迎着士气正旺的敌军,别去攻打阵容强大的队伍。扎针也是一样,病人正发高烧的时候别扎,大汗淋漓的时候别扎,脉象浑浊的时候别扎,病情和脉象相反的时候也别扎。
老孙:哦,明白了。那黄帝有没有问啥时候能扎针呢?
小岳:问啦!黄帝问:“候其可刺奈何?”
老孙:那伯高咋说?
小岳:伯高说:“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