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孙:(好奇)气街?这又是什么新名词?
小岳:(念原文)“请言气街,胸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
老孙:(无奈地笑)又来了,又听不懂了,快翻译翻译。
小岳:(笑着解释)就是说人体的胸部、头部、腹部和腿部的气,都有各自通行的道路和输注的地方。气在头部的,汇聚在脑;气在胸部的,汇聚在胸膺和背部的背俞穴;气在腹部的,汇聚在背部的背俞穴和肚脐左右动脉附近冲脉的穴位;气在腿部的,汇聚在气冲穴、承山穴和足踝上下的部位。
老孙:(惊讶)这么多讲究啊,那知道这些有啥用呢?
小岳:(认真地说)用处可大了,大夫在治疗疾病的时候,就会根据气街的理论,找到对应的穴位进行针灸或者推拿。比如说,头疼就可能在头部或者相关经络的穴位上治疗;肚子疼,就找腹部气街对应的穴位。
老孙:(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这中医的穴位就像一把把钥匙,打开身体健康的大门。
小岳:(竖起大拇指)您这比喻还挺恰当。不过这些穴位的操作可不能随便来,得找专业的大夫,不然弄错了,不但治不好病,还可能出问题。
老孙:(连忙点头)这我知道,可不敢乱来。今天听你这么一讲,我对中医又多了不少了解。十二经之本又是怎样见?
小岳:我就给你讲讲《黄帝内经·灵枢》里十二经之本,这学问可深了。简单来说,“本”就像是树根,是经气的源头。十二经之本就是十二经脉经气起始、汇聚的关键部位,对人体可重要啦。
老孙:(半信半疑)有多重要啊?你快给我详细讲讲。
小岳:(来了兴致,比划着)先给你念一段《灵枢·卫气》里关于足太阳膀胱经的记载,“足太阳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标在两络命门,命门者,目也” 。意思就是,足太阳膀胱经的“本”,在足跟往上五寸的地方,这个位置对应穴位叫跗阳;“标”在两络命门,这里的命门指的是眼睛,对应穴位是睛明。
老孙:(瞪大了眼睛)等等,怎么又冒出个“标”?这“本”和“标”有啥关系?
小岳:(耐心解释)这“标”就像是树梢,和“本”相对应 。“本”是经气起始集中之处,多在四肢下端;“标”是经气扩散到达的地方,多在头面、胸背这些部位。就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