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老孙:哟,看气色还能知道病是加重还是快好了呢。
小岳:(点头)那当然!黄帝还说,“五色各有脏部,有外部、有内部也。色从外部走内部者,其病从外走内;其色从内走外者,其病从内走外。病生于内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反者益甚。其病生于阳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反者益甚。” 这五色对应不同脏腑部位,有的在外部反应六腑,有的在内部反应五脏。病色从外往内发展,病从外入里;从内往外,病从里出表。病从五脏起,先治脏再治腑,治反了病更重;病从六腑起,先治表再治里,颠倒了也不行。
老孙:这看病讲究可真多。
小岳:(接着说)还有呢,“其脉滑大以代而长,病从外来。目有所见,志有所恶,此阳气之并也,可变而已。” 要是脉象滑大,或者代而长,病是从外面侵袭来的。病人眼睛看到奇怪东西,心里有厌恶感,这是阳气过盛,治疗得灵活变通。老孙,你要是看到啥奇怪东西,可得注意身体。
老孙:(白了小岳一眼)你别瞎扯,我好着呢!
小岳:雷公又问啦,“小子闻风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湿之起也,别之奈何?” 说风是百病根源,厥逆病是寒湿引起,咋从面色分辨呢?
老孙:这问题好,快说说咋分辨。
小岳:黄帝回答,“常候阙中,薄泽为风,冲浊为痹。在地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 就是经常观察眉间,气色浮薄光泽是风病,沉浊晦暗是痹病,在下颏出现这种色是厥病,根据气色判断疾病。
老孙:原来眉间气色还藏着这么多秘密。
小岳:(越说越起劲儿)雷公还问,“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 人没病突然死了,咋提前知道呢?黄帝说,“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卒死矣。” 就是邪气突然侵入脏腑,人就可能突然死亡。
老孙:这也太吓人了,那病稍微好点却突然死,能知道不?
小岳:雷公也这么问的,“病小愈而卒死者,何以知之?” 黄帝说,“赤色出两颧,大如拇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 要是两边颧骨出现拇指大的赤色,病就算有点好转,也得突然死亡。天庭出现拇指大的黑色,没病也会突然死亡。
老孙:(惊讶)这么严重!那死的时间能知道不?
小岳:雷公也问了,“其死有期乎?” 黄帝说,“察色以言其时。” 观察气色能判断死亡时间。然后就开始讲面部不同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