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坤龙步出会议室,手中紧握着手机,他深吸一口气,按下接听键。
“喂?王经理,你现在在哪里?”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尽管刚刚还在开一场紧张的会议,他依然保持着职业的冷静。“我现在在开会,你有事就简明扼要,拣重点说。”
电话那头,王大富的声音显得有些急促,似乎正处在某种紧张的氛围之中。
“杨总,我在福建厦门,近来运输了几车生猪到这里来。”王大富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焦虑。“和这里的几个老主顾正谈着销售生猪价格之事。”
他继续说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疲惫。“他们提出要降低生猪采购价格,还说是看我的面子,是多年的合作伙伴,要不然他们目前不想接单,暂停收购生猪。”
王大富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恳求,显然他已经尝试了各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好说歹说,求爹爹告奶奶,我的生猪都拉来了,你们不能不收吧。”他几乎是带着哀求的语气在电话中向杨坤龙汇报情况。
“他们说,要收也可以,只有降价处理,还说这就是最大的面子。”王大富的声音中充满了无奈,显然他已经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如果你们不同意,就只好自己拉回去。”电话那头的声音渐渐低沉,似乎在等待着杨坤龙的最终决定。
杨坤龙心里“咯噔”一下,这情况和朱萍分析的市场滑坡迹象相呼应了。他深吸一口气,问道:“他们降价幅度是多少?你给我说说。”
王大富说:“收购商说,原因是市场上生猪供应增多,价格在大幅度下降。要给我们在原来收购价的基础上下降10个百分点。这么大的降价幅度,我说我做不了主,得请示老总。他们说,你就快请示吧,现在一天一个价,明天有可能还得再降一至二个点。
所以我才急着打电话。杨总,我在此向您汇报关于这批生猪的处理方案。目前,我们面临着一个决策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这批生猪应该如何处理。我们收到了来自不同方面的请求和建议,现在需要您来指导我们做出最合适的决定。
一方面,有客户提出了他们的要求,他们希望我们能够按照约定的条件和数量,将这批生猪交付给他们。这些客户是我们长期合作的伙伴,他们对我们的产品质量和信誉非常信赖。如果我们能够满足他们的要求,这不仅能够巩固我们与这些客户的关系,还可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和业务增长。
另一方面,我们也在考虑其他可能的处理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