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与我国通商,总得想办法从别处买粮。
如此一一算下来,又还有多少可剩?
更何况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带不去。
就算藏匿某地,也总有一日能够发现。
是以,和谈是不可能和谈的,只有他亡!
不仅因大梁壮大成为陆权国,需要东匈奴的国土。
亦因其曾犯下的罪孽——老匈奴王在世时,东匈奴王为表现自己,率兵南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还曾屠城一座。
尚是人否!
此等嗜杀之徒,当人人得而诛之!
数次拒绝使臣和谈请求后,东匈奴王倒也识趣,不再派人。
只是交战之时,可以明显感觉到,其残部迫于求生的本能,一时间士气大涨。
虽我方三国联兵合围,明显取得压倒性胜利。
但我知道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提高警惕,断不可给敌人可乘之机。
不过心里怎么想是一回事,明面上如何表现又是另一回事。
正所谓兵书所云:‘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
嘿嘿,破釜沉舟的戏台已经搭好,只待角儿登场,便可开演!
永平十五年,冬。
在一个狂风肆虐的雪夜,东匈奴王‘出其不意’掉转马头,率兵夜袭我所在的中军。
若按东匈奴王编写的话本子,西鲜卑所在左军,会同其军一起行动配合夜袭。
只可惜,我这个写话本子的同行早有部署,更别提还有对其恨之入骨的西鲜卑王。
结局,怕是要令东匈奴王失望了。
善战者致人而不之于人,此计为——上屋抽梯。
旌旗卷冻龙蛇飞,列骑嘶寒蝟毛磔。
当激昂的战鼓声透过寒风冷雪,当密林深处忽然窜出右军,当本根而生的弟弟点燃豆萁。
不知东匈奴王可曾后悔,派人千里追杀,西鲜卑王与其亡妻唯一的血脉。
“我只后悔没多派些人,将苏日娜乱刀砍死,便是砍不死,毁了亦是极好哈哈哈......”
那日夜袭失败,东匈奴王残部拼死为其突围,竟也杀出一线生机。
若非风雪太大夜里目及有限,易丢失目标,加之又不太熟悉地形。
我也不会和东匈奴王的百来人,在狼居胥山中玩了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