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心下叹了口气。
这笛声,一听就是江陵侯吹的。
可,皇上都说江陵侯乐艺非凡,笛音过人,谁还敢说不好听?
他回想刚才,异族姑娘懵圈怀疑自己的模样。
好像突然懂了,皇上为何有此一说......
独痛苦,不如众痛苦,这该死的恶趣味!莫名的爽!
......
自过了年,日子似开了加速,转瞬即逝。
美好的假期啊,总是格外短暂。
上衙就不一样了,每天都是度日如年。
只是开朝第一天,就发生了一件大事:
——首辅纳兰卿,以年龄大为由,请辞首辅之职,仅挂太师闲职养老。
陛下竟也同意了,转头就让次辅颜敬之补上。
不过也是,有时早朝上得久些,年轻官员都有些撑不住。
何况太师,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
要说这颜敬之啊,乃刑部尚书。
是前年,负责池家斩首的监斩官。
亦是六部之中,令楚珩最省心的部门。
开支少,还能抄家补贴国库,简直就是个贴心的好宝宝。
颜敬之任首辅后,余下四位大学士,每人往上升了一级。
剩下一个东阁大学士,暂无人担任。
众在京官员,对此多有猜测。
首先排除,绝对不可能入阁的天官——吏部尚书。
和正值战时,同样不入阁的兵部尚书。
两者不入阁的原因,因其有调任、罢免官员的权利。
只一个管的是文官,一个是武官。
若再入了内阁,离一手遮天,也不远了。
自己的折子,自己批红。要调兵,也自己同意。
而排除两位尚书大人,余下人选,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左右不过是自侍郎中选人。
有人说户部右侍郎戴辑,负责大梁对外贸易,许是他可能性最大。
亦有人说新任礼部左侍郎谭理,负责同化新民,他的可能性也不小。
虽言人人殊,但每个人都觉得,江陵侯的可能性亦是不低。
一来,其深受陛下宠信,又是太子之师。
二来,就算是为了端水,兵部也该有人入内阁。
就是太年轻了些,方才不是可能性最大的那个。
至于谢玉衡本人,如何作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