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东匈奴王:???有病吧这人。
没办法,只好骂骂咧咧地,继续带兵往北撤。
......
上京。
随着年关越来越近,户部在封印前,会同京兆伊举办了一个小型的腊肉比赛。
比赛规则很简单,就是比谁家的腊肉好吃。
得票前十名,还可以获得奖金。
虽然最高也不过十两,但对百姓而言,可是一比巨款。
顿时纷纷踊跃参与,只是有的人,对自家厨艺没有客观的认知。
难吃到光禄寺的品鉴官,不仅吐了,还直接躺进太医院。
若非,赛前已由太医检查,确认无毒。
都要忍不住怀疑,是不是哪国派来的奸细。
兵部内,对此亦是议论纷纷。
“你们说这得多难吃啊?”
“谁知道呢,哈哈哈哈......”
“不过,难吃到这种程度,我还真有些好奇,到底是怎么个难吃法。”
“诶,要我说,那位品鉴官还能吃下去,也是狠人一个。”
炭火明艳橙红,偶有火星噼啪迸溅,暖意裹挟着红衣少年。
谢玉衡一边听着,其他官员排解公务苦闷的聊天声,一边埋首于自己的公务之中。
忽有杂役快步入内,在门边站了会儿,等身上寒意退却后,方上前禀报谢玉衡。
“侯爷,刚刚老太君托人来传话,说是有不少百姓,自发到侯府门前赠礼。”
“有送鸡子的,也有送自家晒得干菜的,还有些送腊肉布匹......”
“放下就跑,有些腿脚快的,门房才发现呢,就已经跑出老远。”
“逮着一个,只说是侯爷生辰将至,送份贺礼,聊表心意,望不要嫌弃。”
爱民者,而民爱之。
江陵侯府多年以来,每年冬日,都在城中施粥,赠棉衣棉被。
可不是稀水那种,是筷子插进去,还能立得住的。
当真也叫人觉得稀奇,听闻江陵侯府的厨子,都出自谢氏学堂。
怎的做个粥,反倒是跟饭似的?
至于那棉衣棉被。
虽江陵侯府的下人说,都是谢氏族中穿剩下的,有些旧,不符合当下审美。
但,这有啥的?不就是旧了点嘛,暖和就行!
还有谢氏名下的杏林阁,光明正大的招收女医,暂且不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