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舜还把部族诸侯的信圭都收集起来,再择定吉日,召见各地诸侯部落首领,并举行隆重的典礼,重新颁发信圭,以确立其人皇的地位和威仪。
\n
舜在即位的当年,就到人族各地去巡守,一路上祭祀名山,召见诸侯,考察民情。
\n
他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诸侯的政绩,明定赏罚,可见舜注意与人族各诸侯部落的联系,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n
舜的治国方略还有一项是‘象以典刑,流宥五刑’。
\n
就是在器物上画出五种刑罚的形状,起警戒作用,并用流放的办法来代替肉刑,以示宽大。
\n
但舜又设立了鞭刑、扑刑、赎刑,特别是对不肯悔改的罪犯要严加惩治,使得坏人受到惩处,天下人心悦诚服。
\n
尧在位时,中原就开始不断有洪水之灾,百姓愁苦不堪。
\n
这主要是因为人族的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从而河道河床抬高造成的。
\n
加上不周山倒塌,洪荒震荡,洪荒大地形成了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水流汇聚往东,在平原地带一旦雨水增多,就很容易造成洪水肆虐的情况。
\n
大禹的父亲鲧受尧之命治理水患,用了九年之久的时间,也没能治理好这连年多发的水患之灾。
\n
舜巡视天下时,发现鲧用堵截的办法治水,乃是治标不治本,反而越治越严重,遂将其问责处死于羽山。
\n
鲧的儿子禹自幼便拜入了真武的门下,修炼有成归来后,主动向舜帝请命治理水患。
\n
而舜在简单询问考验了他一番后,也便决定让他去试一试,并且安排了颇有才能的伯益和后稷一起去帮他。
\n
于是,禹带着伯益和后稷一起去召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