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和不合适的人吃饭。老赵和杨国庆可是有着长达数十年的深厚交情,他们俩一起吃喝的次数实在是太多了,没有一千,也有个八百。然而,即便是如此频繁的相聚时光,老赵却极少能在饭桌上见到杨国庆的同事们。按杨国庆自己的话说:别人吃饭吃的关系,我老杨吃的是味道。而味道则体现在食材的优良和环境的优雅上,不管装修奢华、价格高昂的高档酒店还是人气爆满、众口称赞的大众饭馆,几乎难以寻觅到他的身影。大多数时候,他更偏爱光顾那些食材地道、味道纯正、环境安静的“苍蝇馆子”。而这些馆子,很少在装修上张扬,而主打一个味道的正宗。
与那昂贵的海鲜相比,杨国庆对本地那些地道正宗的食物情有独钟,尤其是像牛羊肉、散养土鸡这类美味,简直是百吃不腻。九十年代之前,会邀约几个好友一同前往市郊的乡村,找一户干净整洁的人家,从乡村人家的羊圈里,挑选一只刚刚“翻毛”的小羊羔(小羊羔两三个月大小的时候,身上的被毛会开始旋转出漂亮的毛花,当地俗称叫“翻毛羔子”。这种羔羊刚刚断奶不久,肉质特别鲜嫩,是当地特产小吃之一)或是抓上几只活蹦乱跳、上蹿下跳的散养土鸡,然后用农户家的铁锅柴火灶炖煮起来。而他们要么是围坐在农家的土炕上,要么是院子里的葡萄架下,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却是十分的惬意。
后来,羊肉的价格逐渐攀升,城市里的羊肉馆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对于像杨国庆这样热爱美食的人来说,他们的饮食习惯也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虽然去乡下尝鲜的次数减少了,但对于食材品质的追求却始终如一、从未改变:那就是必须是“跑羊散鸡”(指散养的羊和鸡)。
不过,在如今这个大力倡导舍饲养殖的大环境下,那些真正在广袤无垠的戈壁草原上,自由自在地吃着中草药、畅饮着清澈泉水而成长起来的羊变得越来越少。即便是简单朴实的农民朋友,心里也门清着呢——同样是一只羊,如果用饲料喂养短短三个月后便拿去出售,可比辛辛苦苦花费一整年时间精心饲养再卖掉要更为合算得多呀!
所以,即使在盛产羊肉的C市,想要品尝到一口地地道道的跑羊散鸡,其难度远远超过那些遍布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海鲜。不过这对于杨国庆来说可不算什么难事。毕竟,在这座城市里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的他,心中自然清楚哪个旮旯角落里才藏着能够满足口腹之欲的好去处。
正因如此,每次他们这帮老友相聚的时候,往往都会由杨国庆来选择那些符合他们口味的地方,就拿今天来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