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巴巴托斯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是要找上他,并且也并没给什么很特别的理由。非要说的话就是老一套,觉得他够独特,能够肩负起这样的重任。说白了就是编剧给开的金手指。
而事实就是,纵观狂笑的生平,完全没有表现出小丑病毒到底是怎么加强了蝙蝠侠的。
有人说,是小丑病毒带来的邪恶让蝙蝠侠突破了底线,他能够用那些残忍的手段了,所以就变得更强了。
但是狂笑到底用这些残忍的手段干什么了呢?
实际上他是一点正事没干。他确实是杀了不少人,然后还干了一些很恶心的事,比如把罗宾弄成疯狗。但是这对于他整个的大计划没有任何增益。除了恶心人之外,对他的对手造成的实际伤害是零。
当然了,疯狂罗宾们也不是一点伤害没打出来。但是,狂笑但凡把制造他们的精力用在一些更重要的事情上,那伤害何止千倍百倍。
这种看法反映出很多人的一种心理,那就是:我现在这么不如意,是我内心的道德限制了我。要是有个机会让我突破底线,那我一定能走上人生巅峰。
进而,他们就会想:现在比我过得好的人,肯定偷偷干了亏心事。肯定是因为他们道德比我低下,才能获得比我更多的好处。
但这就又和他们推崇的另一种观点所矛盾,那就是“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真正的道德高尚之人凤毛麟角。普罗大众的底线是不值钱的。绝大多数人在面对有可能使自己一飞冲天的巨大利益和维持道德底线之间的抉择的时候,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前提是至少得有这样的机会。
天上不会掉馅饼。能够获得的利益一定与这个人本身的价值挂钩。一个人必须得有用,才会有人对他许以重利。
而那些天天觉得“是我的道德底线和法治社会限制了我”的人,多半创造不出什么像样的价值,永远都不会有突破道德底线的机会。
而甚至哪怕他做足了心理准备,自认为虔诚得如一个圣徒一样,脑补了不知多少“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有舍才有得”的自我感动的戏码,终于下定决心突破底线,所能够做到的事,多半也就是恶心别人一会。
狂笑就是这样一个人。或许在他决定接受小丑病毒,向内心中的邪恶投降的时候,他是带着极大的期许的,是充满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