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宝应县走陆路去金陵,日行夜宿,坐骡车要十日的时间,苏三七带着两个侄女到达金陵的时候已经是五月初了。
“哇!”苏禾从车篷里探出半个身子,仰头望着那巍峨的城墙,不禁发出了惊叹。
他们前几日才经过了扬州,可扬州城的城门也远远比不上金陵的气派。
“小心些,坐好。”苏叶赶忙把妹妹拉了回来。
这可不是他们县城那样的小地方,周围车马太多,还时不时有疾驰打马而过的富贵子弟,万一磕着碰着就不好了。
苏三七驾着骡车随着人流缓缓挪动,三刻钟之后终于挨近了金陵城高耸的城门。几个挎着腰刀的守城兵站在两侧,正挨个盘查进城的百姓。
看着他们凶巴巴的样子,苏禾不由攥紧了姐姐的手。
“哪儿来的?进城做甚?”一个满脸横肉的守城兵走过来,拿刀鞘敲了敲骡车,砰砰几声吓得苏禾小脸都白了。
苏三七神色平静的把路引递了过去。
那兵卒眯着眼瞅了瞅,见他们是从宝应县乡下地方来的,心中不免就又多了几分轻蔑,嘴角一撇道:“进城费,每人五文,车马另算十文。”
苏叶皱了下眉头。普通百姓进城是不需要交人头费的,最多就是这骡车需要缴“轮蹄钱”,在扬州时他们就缴了两文。
怎么到金陵这儿就要多收这么多钱?
苏叶有些气闷,但又不想和这带刀的官差理论发生冲突,他们人生地不熟,就当是破财消灾了。
正当她打算付钱的时候,苏三七却突然开口了,“这位差爷,据《大康会典·户部七》载,凡百姓入城,路引验讫,例不征税。唯车马骡驴,每驾纳钞一文,折铜钱两文。何来五文、十文之说?”
他的声音不高,却莫名有种不容置疑的沉稳。
兵卒愣了愣,什么大康会典,他哪里知道?见这乡巴佬不识趣,他的脸色陡然阴了下来,“这是我们金陵城的规矩,你不懂就别胡说!”
苏三七笑了一下,指了指旁边立着的石碑,“这是应天府的城门税则,上面写得清清楚楚,可没有差爷说的规矩。”
兵卒脸色骤变,没想到这泥腿子居然还识字,他铁青着脸,从鼻子里重重哼了一声就翻着白眼走了。
其他守城兵见苏三七不好糊弄也没再多说什么,最后只收了两文钱就让他们过了。
“三叔好厉害呀!”苏禾拍着小手,满眼都是崇拜。
苏叶却有些疑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