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崔岘同样用极小的声音回复,而后带着答题纸、草稿纸,走进了考场。
考场里。
县尊大人已经在里面坐着了,二人互相对视,随后默契各自挪开视线。
南阳县并不算富裕,但好歹也是个府城。
虽说不像江浙那边奢侈阔绰,设置有单独的县试考场,供考生们使用。
可这‘临时考棚’搭建的,也算似模似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是毕竟有上千考生,考棚里的桌椅都是东拼西凑来的,一看就是不知流传了多少代的‘老物件’。
其实这都算好的。
一些偏远贫困县区,考试甚至要自带板凳桌子、和答题纸。甚至连考棚都没有,直接露天开考。
如《儒林外史》记载,范进便是“负桌提凳”去参加科举考试的。
若遇到刮风下雨天,那真的要当场崩溃。
崔岘按照叶怀峰的提示,找到了八排九列。
这里光线充足,远离茅厕,头顶棚子盖的严密,不仅隔绝掉太阳光线直射,就算刮风、下雨也波及不到。
衙门有人,真是好办事啊。
因为县试第一场,也是最为关键的一场,只考一天。
白日开考,傍晚结束。
还有个更严格的规矩就是,不许点灯。
所以当考试考到最后的时候,光线充足的好处,就立刻体现出来了。
崔岘进来的早,只能在座位上等着。
桌面上放着答题纸和草稿纸,这也是有讲究的。
草稿纸是黄麻纸,考完后,县衙要回收。
而答题纸,是官制试卷纸,印红色竖线,每页10行×20字,卷首盖着县衙的朱印。
搜检入场这一环节,实在浪费时间。
崔岘等的两眼放空,甚至有点饿了。于是干脆打开食盒,开始吃糕点。
周围一群考生纷纷侧目看过来,心想:小神童这是明知自己来走过场的,所以才会如此气定神闲吧?
于是,他们开始安慰自己:莫怕莫怕,好歹有小神童帮忙垫底呢!
崔岘并不在意别人的想法。
他吃饱了,搜检入场终于结束了。
此时天光已然大亮。
叶怀峰命令差役们把门锁好。
哐啷!
一位书吏敲响了考场最前方的铜锣,示意考试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