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场文人众多,东莱先生自己更是名儒,胡乱抄一首出来,可是要闹笑话的。
好在,感谢老祖宗们文采斐然者众多,随便扒拉扒拉,总能找到几首名篇!
比如郑板桥这首《新竹》。
全诗意境蓬勃、且充满生命力,蕴藏着对长者的感恩与祝福。
最是适合今日之场面!
在东莱先生,和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
崔岘提笔,一边写,一边念出声来:“《咏新竹之南阳王府赠恩师东莱先生》!”
听到这个名字,南阳王一张老脸都快要笑僵了。
他知道,这是崔岘在对自己‘研墨’一事致谢呢!
而文会上其余人,则是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紧紧盯着小神童,生怕打扰到他的思路。
王府明明挤满了人,却一片安静。
风仍旧在吹。
在莲池一侧,竹林随风簌簌摇摆。
去年的老竹更高更壮,今年长成的新竹,虽矮一些,却更加翠绿。
还有几株长势生猛喜人的新竹,节节生长,竟比老竹都要高一些。
新老丛竹相绕,一片郁郁葱葱。
在无数人惊艳的注视下。
便见小神童抬眼看了看那片竹林,而后笑着落笔,边写边念:“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前两句一出,全场为之叫好!
不仅用最简洁之文字,描述新旧竹子之势。
此句,更是在借竹,感谢恩师东莱先生啊!
最妙的是,小神童把这首诗命名为《咏新竹》。
咏的是新竹,实则赞的却是‘老竹’啊!
果然。
东莱先生听到这前两句,笑的眼睛都眯起来,表情满意极了:“大善!”
崔岘的诗,还在继续写。
既已谢过恩师‘老竹’,那么接下来,该如何往下写呢?
王府里的风,越发的大了起来。
池面皱起涟漪。
松针簌簌落下,竹林随风狂舞。
崔岘的红色衣袍,也在风中猎猎翻飞,配上三分醉意,让他整个人看起来张扬肆意,耀眼夺目。
这个堪称惊艳的名场面,必定会停留在许多人心中,久久无法忘怀。
于烈烈风中。
崔岘扬了扬眉,笑看了东莱先生一眼。
而后在全场震撼到头皮发麻的注视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