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汇聚成一股洪流,冲散了人们心中的怨怼。
在这一刻,他们不是挣扎求存的蝼蚁,而是大秦帝国受天子庇佑的真正的子民!
而始皇帝之所以敢下达如此恩泽万民的指令,自然不是凭着一腔热血。
这份睥睨末世的底气,首先源于大秦自身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些由余白送来的,经过精心筛选和变异的、足以抵抗恶劣环境的优良种子,已经在广袤的土地上扎下了根。
配合着同样由她提供的,能够改良贫瘠土壤、催发作物生长的肥沃健康的特种肥料,以及那些借鉴了现代农业技术、经过大秦工匠改良的新型农具与耕作方法,大秦的农业已然脱胎换骨。
有了这些,始皇帝有足够的信心,大秦的未来,必将是一个仓廪殷实、人人温饱的盛世。
因为战争,百姓已经承受了太多的苦难,也挣扎太久了,他们需要一点希望。
这一点希望之火,足以在他们心中燎原,凝聚成改天换地的磅礴伟力。
第二个原因,则更为直接——大秦的国库,如今已是前所未有的充盈!
一车车金黄的麦粒,一袋袋饱满的稻谷,源源不断地从现代运往大秦,装满了官仓,足以让整个大秦的军民饱食数年!
更遑论还有那些堆积如山的肉干、果蔬以及其他战略物资。
如此丰厚的家底,让始皇帝与整个大秦高层,都有了从容应对任何变故的底气。
而这一切辉煌成就的背后,都离不开余白。
正是她,如同一个神秘而慷慨的宝库,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通过那条隐秘的空间,为大秦送来海量的、远超这个时代想象的充足物资。
尤其是那些专供大秦军队的特殊军粮,更是让始皇帝和扶苏如虎添翼。
说起这军粮,最初的契机,源于余白当初赠予扶苏的那批浩如烟海的书籍。
在那些包罗万象的知识中,有几册不起眼的现代军事后勤相关的书籍,详细描述了诸如“军用压缩饼干”、“单兵自热口粮”、“能量棒”以及各式“军用罐头”的制作与功用。
扶苏何等聪慧,几乎在看到这些内容的瞬间,便敏锐地意识到了它们对于一支军队的革命性意义!
想象一下,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当敌军还在埋锅造饭、为后勤所困时,大秦的锐士却能随时随地享用热腾腾、高能量的饭菜,这将是何等巨大的优势!
“若我大秦将士,皆能以此为食,何愁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