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街道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摊位,售卖着色彩斑斓的手工艺品、香甜的水果和特色美食。
他们首先来到了一处坎儿井工程的展示区。坎儿井是一种结构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统,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四部分组成。看着那一条条在地下蜿蜒的暗渠,张凡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这些坎儿井在干旱的沙漠地区,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水源,真是伟大的工程。” 张凡说道。
镜辞点了点头:“是啊,而且建造这样的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
阿依古丽则笑着介绍道:“坎儿井不仅是灌溉工程,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呢。在当地的传说中,坎儿井是一位智慧的老人为了拯救干旱地区的百姓,历经千辛万苦开凿出来的。”
离开坎儿井展示区后,他们听到了一阵悠扬的音乐声。顺着声音走去,发现是一群当地的居民在表演十二木卡姆。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一种大型传统古典音乐,集歌、舞、乐于一体。舞者们穿着色彩鲜艳的传统服饰,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音乐时而激昂,时而舒缓,舞者们的舞姿也随之变化,让人看得如痴如醉。
“这音乐和舞蹈太美妙了,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动作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故事。” 镜辞陶醉地说道。
张凡笑着说:“的确,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他们的历史、文化和情感。”
阿依古丽则跟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摇摆着身体,说道:“这可是我们新疆的瑰宝,它融合了多种音乐元素,经过了漫长的历史传承和发展。”
随后,他们来到了一家葡萄晾房。葡萄晾房一般建在通风良好的高处,四壁用土坯砌出许多小孔。房内有许多木架,一串串葡萄挂在木架上。“这里就是葡萄晾房啦,新疆的葡萄干就是在这里晾晒而成的。” 阿依古丽介绍道。
张凡好奇地走进晾房,看着那些晶莹剔透的葡萄,问道:“为什么要在这种通风的房子里晾晒葡萄呢?”
阿依古丽解释道:“这样的房子通风好,可以让葡萄快速脱水,同时又能避免阳光直射,这样晾晒出来的葡萄干色泽好,口感也甜。”
镜辞拿起一串葡萄干,尝了一颗,赞不绝口:“真甜,这种自然晾晒的葡萄干比市面上很多都好吃。”
在小镇上,他们还品尝了各种特色美食,如手抓饭、烤羊肉串、馕饼等。每一种美食都有着独特的风味,让他们大饱口福。
喜欢四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