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你们不是府学的学子不可进入,便在这棂星门外等着吧,我替你们把信送进去。”
听闻此言,陆清河将介绍信递了过去:“劳烦小哥了。”
小厮接过信,自侧门进府学,独留两人站在门廊下等待。
“这就是府学吗?好气派!听说要进这府学,不但需要秀才身份,还需要名家的推荐。哎,咱们能进入吗?”
望着高大的门楼,以及里面隐约可见的宫殿,陆清河两人眼中不由生出几分好奇与向往。
根据陆清河的了解,古代参加科举,理论上只要符合朝廷规定的基本条件,不论是否在府,县学就读,都可以报名参加科举考试。
但实际上,由于科举考试内容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自主参考的难度较大。
而大部分寒苦学子取得秀才功名后,如果不是非常优秀,面临最大的问题便是缺少引导者。
只能凭借自身的才学和人际关系,结交到一些有学问的人作为自己的老师或学习伙伴,相互切磋交流。
这也是古时各种文会,诗会等盛行的原因之一。
“想那么多干嘛?咱们目前先通过府试才是首要。”陆清河拍了拍好友的肩膀。
日头逐渐偏西,洒在府学的青石路面留下斑驳影子。
在等了将近两刻钟后,小厮的身影终于再次出现:“两位,信已经送到葛学长手中了。但他这会儿还在完成课业,要等下学后才能相见。你们可以晚点再来或者等到下学。”
“多谢小哥,我们在这里等着便好。”陆清河两人拱手,靠在门廊一侧等待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直到两人腿脚发麻那高大棂星门终于缓缓打开。
“听说国子监的魏良博士已经到咱们南河了,如今正落脚在汤府。”
“哎!比起魏博士,我还是觉得陈教授更好,可惜他要告老还乡了。”
听着交谈声,陆清河两人眸光一亮,同时抬头望去。
但见身穿统一水蓝儒衫的学子们三两结伴自棂星门走出,各个神采奕奕,气质不凡。
其中不乏一些女学子,她们的步伐轻盈,在水蓝儒裙的映衬下别有一番韵味。
陆清河两人下意识露出礼貌的笑容,打量着经过的学子不知哪位是葛东来?
而学子们经过他们身边,大多只是好奇地看上一眼。
有些会出于礼貌的含笑点头,还有的则会在打量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