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
庞大的龙城号终于与更为庞大的一号天体正式会面。
如果把30公里长,6公里直径的狭长龙城号比喻成一根油条,那么这枚称之为一号天体的彗星就像一个脸盆。
龙城号早在三天前完成“掉头”,与一号天体完成同轨道航行。
此时龙城号这根“油条”就飞行在一号天体的上空。
即便双方距离只有100公里,从龙城号舷窗望出去的人们也看不到一号天体的身影。
原因是这方太空没有任何光线,所以即便如此距离肉眼也无法看到这枚巨大的天体。
300架采矿者飞行器从龙城号肋部闸门鱼贯而出,像一群出巢的蜜蜂,飞向这颗彗星。
秦岳紧握操纵杆,全息导航图上代表一号天体的红色轮廓已经近在咫尺,但舷窗外仍是吞噬一切的黑暗。
“启动集群照明,”编队指挥官的声音在通讯频道响起。
刹那间,三百架飞行器同时点亮高强度探照灯。
刺目的光柱刺破虚空,终于照出了那个隐藏在黑暗中的庞然大物。
龙城号各个观景舱瞬间沸腾。
透过强化舷窗,成千上万的居民第一次亲眼目睹了一号天体的真容,那是一颗头部光滑,背面却布满蜂窝状孔洞的天体。
它的外观给人的第一反应是——羽毛球。
而且不旋转。
也就是说,这枚天体头部永远是头部,尾部永远是尾部。
随着300艘飞行器越来越近,在灯光照射下,人们看到一号天体背面某些孔洞边缘长满了獠牙。
如地球溶洞内部常年形成的尖锐石头。
“准备投放探测器。”
“探测器释放倒计时,3、2、1,放......”
这种环境下可不敢直接降落,无人驾驶的探测器最为保险。
300个蜘蛛状探测器从每一艘采矿者飞行器腹部脱离,向着天体表面飘去。
秦岳注视着它们拖着的蓝色尾焰,缓缓靠近飞行器。
十分钟后,300枚飞行器安全落地。
无论采集者驾驶员还是观看直播的龙城号内部人员都大松一口气。
“回传的数据显示,一号天体表面温度以及辐射值在可承受范围,采矿者飞行器集群申请下降。”
确认无危险后,龙城号总部给予指示,“允许下降。”
采矿者指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