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二期工地之上,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几千台工程机械同时轰鸣作响。
几万人忙碌作业。
这座直径1.3公里的新穹顶,已经完成了主体框架的搭建。
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安装着特制的三层防弹玻璃,每一块玻璃都厚达15厘米,中间填充着纳米级气凝胶,其保温性能是普通玻璃的二十倍。
“进度比预期快30%。”
“泰国劳工的效率没想到不差于华夏人。”
建设部长赵广生在向陈帆汇报工作时,声音中都透着满满的自豪。
的确,当泰国劳工得知他们的同胞获得《临时伴侣许可证》后,工作积极性被空前地激发出来。
而龙城的三期工程,更是令人瞩目。
一座规划中的科技中心,将汇聚各国顶尖人才。
30公里外的核电站的建设现场同样是热火朝天。
火力发电站本该需要五年建设周期的机组,预计再过2个月就能发电。
到那时,整个龙城就不再依赖燃油发电机,有了稳定电力,龙城6-30期就可以同时开工。
来自华夏官方的老工程师们,在火力发电厂的施工现场站成一排。
看着陈帆一挥手,再次出现各种发电厂新设备。
即便无数次见到这一幕,他们依旧感到震撼。
一开始,一些年长的工程师还一口一个小帆的叫着。
慢慢的,全都变成了陈先生。
眼中的炽热,仿佛像人类对于神明的敬畏。
陈帆巡视完工地,补充完各个施工现场现阶段的建设物资,刚回到龙城一期就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向泰国再次发出3万劳工的名额。
这个消息宛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泰国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泰王连夜通知下去,整个泰国避难所再次沸腾起来。
这则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不胫而走,很快就传到了华夏官方避难所民众的耳朵里。
回想一开始,还有些华夏官方避难所的幸存者瞧不上龙城。
特别是在那群反对陈帆的人的刻意渲染下,他们认为,龙城看似富足的物资,不过是人口少,平均分配得到多一些罢了。
可是,这几个月来,经过龙缅、龙印两场激烈的战争。
以及联盟各国主动示好并求得建交的事情不断传播开来后,此刻龙城的形象早已在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