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往场中扔着铜板,作为对艺人的打赏。
张择端被这热闹的场景深深吸引,他在心里默默地构思着,想着该如何把这充满活力与烟火气的画面呈现在画卷之上。他不知不觉走到了汴河边,只见河面上船只往来穿梭,一艘艘大船满载着货物,船夫们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地摇着船桨,那号子声雄浑有力,回荡在河面上。有的船是从外地运来粮食、丝绸等物资,有的则是载着汴京的特产准备运往其他地方。
河边的码头上,搬运工人们忙碌地装卸着货物,他们光着膀子,皮肤被晒得黝黑,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却也顾不上擦拭,只是专注地搬运着一箱箱、一袋袋的东西。监工在一旁拿着账本,一边记录着货物的数量,一边催促着工人们动作快点。
张择端沿着汴河走了许久,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越发坚定了要画下这汴京盛景的决心。
在这四处游走观察的过程中,张择端结识了几位同样热爱绘画的朋友。一日,他在相国寺附近的画摊前驻足观看那些售卖的画作,正看得出神时,身旁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兄台,看你这般专注,想来也是对绘画颇有兴趣呀。”张择端转头看去,只见一位面容和善、身着长衫的年轻人正微笑着看着他。
张择端连忙拱手行礼道:“正是,在下张择端,对绘画痴迷已久,初来汴京,见到这诸多精彩的画面,只恨不能立刻都画下来呢。”那年轻人一听,眼中满是惊喜,说道:“原来你就是张择端啊,我早听闻有位画技精湛的同道从外地而来,今日有幸得见。我叫李逸,也痴迷绘画,平日里就爱四处寻些作画的灵感,倒也结识了不少画友呢。”
两人一聊,发现彼此对于绘画的见解颇为相似,都认为绘画不应只是临摹古人,更要着眼于当下的生活,描绘世间百态。李逸热情地邀请张择端去他们常聚的画友会,说是那里有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时常聚在一起交流绘画技巧,分享创作心得。
张择端欣然答应,跟着李逸来到了一处幽静的小院,院里已经坐了几位年轻人,桌上摆放着笔墨纸砚,还有一些大家平日里的画作。众人见李逸带来了新朋友,都热情地起身相迎。
李逸一一介绍道:“这位是擅长山水的赵轩,他笔下的山水啊,那气势磅礴,仿佛能让人置身其间。这位是精于人物画的孙然,人物的神态、动作在他的画里都活灵活现的。还有这位王晋,对花鸟画很有研究,画出的花鸟就跟真的似的,好似要从画里飞出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