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难不倒她了。
将三篇八股文都打好草稿后,便只剩下一首五言六韵的试帖诗,题目为“杨柳读书堂”。
林软也没急着写,因为此时到了晌午,衙役们在逐个给考生放饭,林软接过来一看,一个杂面馒头并一杯凉水,不由得心中直呼“好家伙。”
吃完饭,林软在草纸上先写上题目:赋得杨柳读书堂。试帖诗也有破题、承题,但这时的破题是真破题,把题目中所有的关键字都拆分到首联和次联,就比如林软写的这首:“杨柳依依处,溪堂画不如。漫歌金缕曲,还读玉函书。”
等全都写完,林软又让系统检查了一下有没有错字和避讳,随后用馆阁体整整齐齐把所有文章都抄在试卷上,因为试卷不许有错字,所以林软抄的极慢,可是再慢也在收卷前成功誊抄完了。
将答卷整理好,收拾好笔墨纸砚,一一摆在地上,以免发生什么意外污了考卷,随后便闭目养神起来。
随后考院内突然一阵骚乱,林软看不到发生了何事,只能隐约听见考生的求饶声,大概是作弊被抓到了。
凤梧国律法规定,县、府、院试作弊者,就地剥衣冠,褫夺功名,终生不得科举。更别提乡试会试了。但是总有人存在着侥幸心理,这种心理不分男女,不论古今。
申时一过,立马有人来收卷子,有没做完的考生,失了分寸,连声哀求再等一会儿,收卷人一斥,也只能依依不舍的交上卷子。林软将卷子上交,将用剩下的笔墨纸砚并打的草稿整齐摆在桌子上,等衙役一样样收走。不光是院试,以后的乡试、会试也是这样,主打的是一样儿不许带进来,一样儿也不许带出去。
从考院出来后,柳鹤带着她们又回到了嵩阳学馆,等待后天放榜。院试分为三场,第一场放榜为甲榜,共录取二十人,称为甲榜;一天后未进甲榜的参加第二场考试,录取五十人,称为乙榜。也就是说,在整个魏州所有参加考试的考生中录取七十名称为秀才。
乙榜放榜一天后便是科试,科试则看考官的喜好,可能考策论,也可能考作诗、算数,考完后隔一天便会放榜排名,前五十名可以参加下一年的会试。
不过科试并不是只有这届秀才可以考,往届的秀才也能报名参加考试,你以为是七十个人里选五十人,其实是数百人里选五十人。
林软自然进了甲榜,为了避免刺激别人,她也没有到处闲逛,而是老老实实在房间里读书,准备科试。她运气不错,这次科试只考了一道策论,却有足足五道算术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