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住官位,只能想方设法地补上税银,连自个儿都快保不住了,也就没心思跟其他官员通风报信。
\n
此番西下,虽多有阻碍,但效果显著,共收回白银七十万两,抓了四个罄竹难书的贪官。
\n
这些事情孟渔都是从二哥口中听闻,不禁拍手称快,他没想到傅至景不仅事情办得漂亮,居然还提前近十日回京。
\n
傅至景仅用两年时间就从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升为正五品的吏部郎中,对一个无权无势的进士而言速度可谓飞快。
\n
孟渔记得,前年傅至景升为六品吏部员外郎时,因他才学出众,又是天子门生,仕途一片明朗,不少官员有意结交,暗中给他送礼贺他升迁之喜,傅至景照单全收,收礼第三天都察院都御史上奏弹劾其愧对天恩私下受贿。
\n
彼时正值西南大旱颗粒无收,傅至景转手将全部礼品换作银钱用于赈灾,在朝堂上言明是各位大人托他行事,这自然只是说辞,但他未将任何人供出来,一个官员都没得罪,反倒落得个好名声。
\n
就算如此也到底是实打实的收了礼,衡帝小惩大诫,罚了他两个月俸禄,结果次月就将傅至景升为从五品官,转年升为正五品郎中。
\n
素来清廉严苛的吏部尚书评价其“方正却不迂腐,圆滑而不谄媚”,连被调侃一把年纪学不会开窍的孤臣都如此赏识他,朝野里其余臣子自也对他的为人处世褒奖有加。
\n
傅至景作为朝中新贵,名声大振,孟渔则与之相反。
\n
衡朝的皇子各司其职,孟渔白得了个德惠郡王的头衔,被衡帝指派到礼部做些闲职,平日无所事事,只需偶尔到礼部点个人头,众人知他与傅至景交好,常明里暗里拿他二人做对比,都是同一个地方出来的,怎会如此天差地别?
\n
这些话孟渔自小就听得耳朵起茧,早见怪不怪了。
\n
如今傅至景又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