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站在奢侈品行列前沿,但也因为几次不错的表现进入大众视野。
\n
源于第一次的良好合作,雨蔓偶尔会和品牌主人互相问候一下,聊的不多。
\n
“雨蔓,你入行几年,有什么感悟吗?”槿潼突然开口。
\n
她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边框眼镜,耳坠上是一副翡翠雕刻的花瓣,贵气,冷傲,审视着雨蔓的眼神似是审视一件商品。
\n
然而直觉上,这样的眼神并不让人觉得冒犯,槿潼的确是在看一件商品的价值,雨蔓作为模特,在秀场上能让她的作品发挥怎样效果的价值。
\n
秀场上是以作品为主,然而一件出圈的作品,模特的演绎和作品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形体、气场,与品牌的契合度等,都是设计师考量的标准。
\n
这句话在法国槿潼问过一次,那时雨蔓的回答很官方。
\n
她说:“她的成长在于对品牌,对设计的理解、对自身T台配合作品的把握更加深刻了,不再为了工作而工作。”
\n
好听的可以理解为她的敬业程度增加了,不再是行业小白,换句话说,工作至今,身价上涨,她也不是什么秀场都去。
\n
曾经为了糊口多少钱的活都愿意接,现在,她一定程度上也有挑选的权利。
\n
这个行业不就是这样吗?
\n
槿潼的设计一向锋芒毕露,不漏怯的回答更能加分,那场见面之后,槿潼并没有拒掉雨蔓的打算。
\n
如今再问一次,雨蔓有点摸不清了,她是想听官方,事业型角度的答案,还是聊天随便说说?
\n
没等雨蔓张口,槿潼自己就先回答了,她说:“雨蔓,你少了第一次见我时身上的那股冲劲。”
\n
不仅雨蔓记得那场争取来的见面,槿潼也记得。
\n
她记忆好,这么多年,每个见面超过三次的人都会让她留下印象,,尽管不是那么清晰,但这个人重要的“色彩”多多少少会留存到她脑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