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的量产条件还不足。”
范大同有些迟疑的解释道,“一是因为技术层面还不够成熟。二是,目前大夏尚未正式发放3G牌照,TD-SCDMA网络建设和商用进程很缓慢,即便我们实现量产,也将面临无处可销的困境……所以齐总,恕我直言,现在还不是推动量产的时候。”
齐舟闻言也点了点头,范大同所说的,确实比较符合大夏眼下的情况。
但最多两年,大夏的TD就会发展起来。
“我给你两年的时间,资金方面不用操心,你只需要全力研发芯片就行。”
沉吟数秒,齐舟继续说道,“至于2G/2.5G芯片的生产线,我给你一个建议……把麦讯、白泽以及潜龙三家子公司联合起来,从芯片到系统,再到代工生产,为手机厂商提供一条龙服务,降低他们的生产成本和入行门槛。”
范大同一直正襟危坐的听着齐舟的讲述,越是往下听,眼睛就越发明亮。
最后,他终于忍不住脱口而出道,“这样一来,手机厂商只需要进行屏幕、键盘和外壳设计,就能轻松推出一款手机产品,极大的缩短手机产业链的开发时间,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可以不断推出新品!”
“齐总,你这个想法实在是太棒了!”
范大同一直苦于公司无法盈利,只能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放在2G/2.5G芯片的研发制造上。
此前麦讯的芯片主要供给的还是那些二三线厂商,但整体的需求有限。
以至于麦讯成立几年来,依旧处于亏损状态。
可齐舟提出的这个方案,却能够极大的释放手机厂商们的需求潜力。
并且整体的研发、制造的成本都大大降低。
简单来说,就是手机厂商只需要提供意向,麦讯、白泽两家公司,就会根据它的需求,设计、研发出一款新手机,同时潜龙科技还可以直接代为生产。
在最短的时间内,一款贴着手机厂商牌子的手机,就可以出现在市面上。
如此便捷快速的供应链渠道,绝对能给麦讯带来丰厚的利润。
想明白这个方案的关键之处,范大同按耐不住兴奋的急切道,“齐总,我这就跟张总和杜总联系,相信他们也非常愿意参与进来。”
三家子公司合作,对彼此都有好处。
对于一直有些担心,如果公司一直亏损下去,会不会再次被转手的范大同来说,能够创造出新的利润点,使公司实现扭亏为盈,那是再好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