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再推辞便是虚伪,故意感激涕零地说道:
“陛下重恩,臣无以为报,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句话,立马让女帝眼前一亮,颇为赞赏。
此子所言,皆是深得她心!
而这时。
颜惜娇步履匆匆的踏入殿内,观她反应,显然是有急事。
女帝眉梢微挑,指节顿住:“何事?”
颜惜娇瞥了一眼楚奕,欲言又止。
楚奕反应很快,刚准备告退,却听到女帝慢悠悠的开口说道:
“奉孝乃是自己人,有什么事就直说吧,朕不避他。”
只是这么一句话,
就足以让其他外臣人心尽收。
当然,楚奕心比较硬,还需要其他东西,方能软化……
颜惜娇似没料到陛下对楚奕的重视竟到了这个地步,但随即不再犹豫,立马说了出来。
“陛下,今日上京城的粮价,又高了一点。”
这看似只是一件小事,却让女帝眉头微蹙。
上京城人口众多,附近粮食产量远远不足,需从各地调粮。
但从其他地方运输过来路途遥远,沿途耗损严重,不但导致粮少,还让粮价居高不下。
最关键的是。
上京城一旦严重缺粮,她就不得不如先帝一般,去洛阳就食以求暂时的缓解。
可如今,女帝好不容易在上京城打开了一番局面,若此时离开,大好局势极可能功亏一篑。
“从内库拨十万贯去洛阳买粮,定要让上京城的粮价下去,决不能过高。”
百姓生活本就不易,粮价再居高不下,那他们的日子将过得更加艰难。
为此,她不惜损耗十万贯,也要将这粮价打下去!
楚奕目中精光一闪,像是抓住了什么重要的契机,突然说道:
“陛下,臣有通漕三策,可解上京粮困。”
“哦?”
女帝知道楚奕上一次说的一条鞭法很好,但那毕竟是淮阴侯写的,他这般年轻见识什么的还是太浅薄。
再加上,这粮困问题自大景开国以来便存在,百年顽疾,岂是轻易能够解决的?
颜惜娇在旁边皱眉说道:“楚镇抚使,漕运的确是个不错的办法。”
“但因为三门峡天险和运河淤塞,导致漕运的效果一直都不好。”
“漕运这个法子,恐怕无法解决上京的燃眉之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