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迷惑。我倒要看看,他能在真正的考验中拿出什么成绩来。”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张将军开口了,他语气平和:“老赵,咱们先冷静冷静。这王大龙能让队员有进步,肯定有他的可取之处。但老赵你说的也有道理,实战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咱们不能盲目肯定,也不能一棒子打死。”
赵将军哼了一声:“我就是看不惯现在一些年轻人,没点真本事还爱出风头。要是这次演习他能让我心服口服,我就承认他厉害。”
“老赵,咱们先别着急下结论。”一直坐在主位上沉默不语的军长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不管王大龙是运气好还是真有本事,我们都应该给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我看,组织一场军事演习是个不错的办法,这样既能检验训练成果,也能让大家心服口服。”
军长的话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会议室里顿时议论纷纷。
“军长英明!军事演习确实是个好主意,这样可以全面地考察队员们的实战能力。”一位老将军竖起大拇指说道。
“没错,通过演习,我们也能发现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进一步改进。”一位上校接着说。
“不过,演习的方案可得好好制定,要尽量模拟真实的战场环境。”另一位将军提醒道。
赵将军摸着下巴,说道:“这演习方案得严格点,不能让他们有可乘之机。要真刀真枪地干,才能看出他们的真实水平。”
李将军点点头:“赵将军说得对,我们要把各种可能的情况都考虑进去,让这次演习真正起到检验和提升的作用。”
一位年轻的参谋忍不住问道:“那在演习场景设置上,要不要增加一些复杂地形和突发状况?比如山林作战、夜间突袭之类的。”
赵将军眼睛一亮:“这主意不错!山林地形复杂,能考验他们的野外作战能力;夜间突袭更能检验他们的应变和协同能力。就这么定了,把这些都加进演习方案里。”
这时,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上校提出疑问:“那演习的评判标准怎么定呢?是看歼灭敌人数量,还是完成任务的效率?”
军长沉思片刻说道:“两者都要考虑。歼灭敌人数量能体现他们的战斗能力,完成任务效率则反映他们的战术运用和执行力。另外,还要看队员的伤亡情况,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也是实战中的重要考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家继续围绕着评判标准展开了热烈讨论,有人提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