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县衙后院,吴眠坐在太师椅上翻阅着一份泛黄的卷宗。
常遇风并不擅长断案,他听说吴眠在不韦审案之时,一个上午就能解决三个案件。
这些案件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审理,受百姓监督,没有审错任何一个案件。
他心知吴眠等人马上就要离开,趁此机会狠狠压榨一波劳动力。
吴眠本想拒绝,奈何常遇风不要脸,说你饭都吃了,总该做点事情吧。
这让吴眠大呼人心险恶,果然天上不会掉馅饼。
一看常遇风就不像大方之人,跟他一样是个穷县令,竟在最好的酒楼设宴。
原来是要整这么一出,看来这个亏只能从别的地方补回来。
“常大人,这个前任县令真该死啊,这案件判的,恐怕连三岁孩童都能看出有问题。”
“县衙拿不出证据是要放人的,他倒好,被告不能拿出证明清白的证据,就判定为有罪。”
“这简直就是倒反天罡,岂有此理。”
常遇风凑过来一看,是一桩“强盗劫粮案”。
上面记载着一年前哀牢饥荒,一群难民抢夺县衙粮食。
主犯已经斩首,从犯被发配到矿山做苦役,矿洞坍塌,皆已殒命。
卷宗里面的内容漏洞百出,没有人证物证的情况下,全凭衙役的一面之词。
常遇风早已见怪不怪,他抽出几卷继续说道:“这还算好的,你看看这个。”
“这个‘妖言惑众案’,说书的讲了个前朝的故事,就被定义为谋反。”
“其实谁都在谈论着前朝的事情,这个明显是被同行举报。”
“如今入狱两年,说话都不利索了。”
吴眠听闻,十分庆幸自己开局没落在哀牢县。
不然凭借那首反诗,自己十个脑袋都不够掉。
还好当时身在翼国公府,正是将门世家没落的时候,此诗正中翼国公心怀。
朝廷担心国公府会选择玉石俱焚,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将此事揭过。
此诗风靡长安之后,他逐渐崭露头角,最终深得将门世家的信赖。
有时候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运气是个好东西。
吴眠继续查阅卷宗上的案件。
忽然眼前一亮,指着某处进行询问。
“这个叫李任的主犯,能一人打伤七八个衙役?”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大部分都是瞎编乱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