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大秦的基本框架,一次性敲定下来。
“李斯说的在理。”
“如今大秦刚立,也是时候,定下制度,分封诸多功臣良家,以求更好的治理大秦……”
“以诸位来看,大秦新立,该用那种制度?”
说到这——
台下诸多大臣,便纷纷躁动起来,最后由六学士之一,商鞅提出草案,毕竟论改革制度……
商鞅也算是把老手,自商鞅变法开始。
商鞅便一直主持秦氏的土地改革,而如今大秦建立,论制定制度的完善,商鞅自是当仁不让,道:
“分封乃大商国的旧制,虽包含郡县之分,但本质上,仍然走的是分封的路径……”
“此法虽简,但却弊处极多!”
“而完全郡县制,则容易致使地方做大,危害朝纲,权利一旦分散,便容易形成乱象……”
“故而。”
“老臣提议,或可延续九品仙族制度,延承北境时期的政策,但国家非一地可言……”
“可适当融入郡县制度,以朝堂为核心,设立六部,为:吏部、户部、礼部、工部、刑部、兵部!”
“以此对应:官员选拔任用、人口户籍管辖、科举教育事物、水利修建器械、执掌司法事物、掌管军事调动……”
“以六部维持国家的基础运转,从而上传下达。”
“而众多官员,隶属于六部,六部之上,便是六大学士,以此辅政,为陛下分忧解难……”
“此乃为核心之所。”
“而往下,则设州府、都护府、郡府、县府……”
“虽然架构增多,或许凡人觉得繁杂,但于修士而言,层层机构,可更好的治理一方。”
“而九品仙族制度,可为国提供优质人才,但官员,也并非非得仙族人士担任……”
“九品仙族制,限制各大世家,以防她们出工不出力,而九品官员制,则是朝廷的犬牙,以此制衡监督各地仙族。”
“另外,臣建议施行仙凡分隔。”
“进一步削弱,各个世家所掌控的领地……”
“并定下规定,凡入九品仙录的势力,都需按照规定,圈禁领地,不可过多兼并。”
“且全国上下,各处洞天福地,皆需上报铸册,定时定量上供国库,同时每年还需缴纳灵税……”
“并于全国上下,收拢仙苗,开设道院。”
“后全国禁止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