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因为,路德维希回归“黄昏舰队”的航向,虽然因时因地都不一样,但是却能够从这些看似杂乱的信息中分析出布拉托夫的行为习惯。
\n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像布拉托夫这么谨慎的人,一般都会有一套自己严密践行的行为准则。
\n
另一方面,这些行为准则虽然会根据实际情况会不断调整,但是最核心的矛盾却是不会变的。
\n
那就是,布拉托夫最畏惧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n
借助“解密者眼镜”和“秘密洞察”的双重辅助,罗杰没过多久就总结出了这位“黄昏中将”的几个一成不变的习惯和特点。
\n
首先,这位“黄昏中将”很不喜欢开阔海域,反而喜欢在群岛地带的各个岛屿之间来回穿插、尤其喜欢在相邻的群岛之间流窜,以此来隐匿自己的行踪。
\n
之所以能确定这点,是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路德维希开始记录航海日志的地点都在开阔海域,而且记录的比较模糊,而返航位置都朝向群岛地带。
\n
这实际上反映出这位“处刑者”的某种潜意识,也即是“开阔海域参照物少、不容易被确定准确位置”,而“群岛海域参照物多,所以容易被定位出准确位置”,所以干脆不如不记录。
\n
依据布拉托夫不会在路德维希出航时停下自己的活动、启航地和返航地之间必然有一定距离这个基本假设,罗杰总结了几次“浪脊号”出任务时候的轨迹,很快便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n
具体原因的话,罗杰分析主要有两种考虑,第一是群岛地区一般都有人员居住、也有行政属性,所以亦有军队驻地,所以比起明显需要投入更大军事力量的广阔海洋地区,藏在这里反倒更不容易被察觉。
\n
另一方面,群岛地区不仅可停留的位置选择多,而且洋流形势也比较复杂,进可做隐秘的补给和物资买卖,退也可依靠重重岛屿的阻隔甩开追兵,属于一举两得的好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