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进行掩护,直接导致空中突击行动失败。
\n
原因也很简单,e军想要控制军事行动的规模和烈度,然而,他们高估了自己的情报工作能力。
\n
相对于地面战场,李海他们这些飞行员更加关注的是空中战场,空军的同行尤为关注,因为e军投入了苏-35战斗机争取制空权。
\n
人民空军装备了一个团的苏-35战斗机,这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四代半战斗机,是苏-27系列的终极版。
\n
然而,苏-35战斗机在战场上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在大家眼里,这款战斗机的实际表现与e军所号称的战斗力,有很大的差距。
\n
李海等人被组织起来认真研究苏-35的战场表现,找出了一大堆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是,苏-35的电子战能力是影响其战斗力发挥的重要问题。因为苏-35的损失,几乎都是w军的地空导弹造成的。
\n
即便有专业的电子战飞机掩护,战场上的实际情况告诉大家,现代战机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电子战能力,尤其是对地空导弹系统的干扰压制能力。
\n
其次,苏-35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并没有如厂家宣传的那般厉害。根据空军的同行所说的,该机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还比不上歼-10c。这个结论让空二师的苏-35团的同行大感失望。
\n
其实,苏-35团在过去的对抗中已经意识到苏-35所存在的缺点。久而久之,苏-35的身影几乎不再出现公众面前。当然,苏-35的机动性和大航程依然是大亮点,非常适合该团执行日常承担南海警戒巡逻。
\n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e军的战术也存在很大问题。从整体上来,e军有能力建立野战防空网络却没有建立,有能力对w军的重要军事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却因为其他原因没有实施。呈现出来的是各军兵种协同作战很不理想。
\n
e军的空天军应该发挥更大作用,结果却是频繁遭受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