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张轼载却大为意外,虽脸上不显,却忍不住低声问询女儿。】
\n
【张云芝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上面的笔墨果然与楹联上的字迹如出一辙。】
\n
【张轼载沉吟片刻,摇头苦笑道:“我常劝谏他人,不可‘以貌取人’,想不到今日自己却犯了这错。”】
\n
【他抬头看向你,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看来云芝所提及的高人,真是观贤侄。”】
\n
【张轼载和谢家的关系,称呼你子侄自然也是无妨。】
\n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说来也是巧了,我几日前来汴京,最想见的除了妻儿与先生外,还剩四人——一位是苏相,一位是鸿先生。还有两人,想不到观公子竟然一人全占了。”】
\n
【谢原端起茶杯,吹开水面的热气,好奇道:“姨夫,这是为何?”】
\n
【张云芝噗嗤一笑,“父亲一者是最想见我书信里说的那位谢府清客,二者是想见那位在群芳宴上写出‘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谢家谢观。”】
\n
【张轼载闻言,也是笑道:“想不到都是观贤侄。”】
\n
【他看向你,眼中满是欣赏:“观公子年纪轻轻,便有如此学识与气度,实在令人钦佩。”】
\n
【几人闲聊间,张轼载虽是大儒,却不喜风雅诗书,而是偏爱时文贬褒,忧国忧民。】
\n
【尤其是谈及黄河道的起义,他神色凝重,语气中带着几分忧虑:“如今江南道的灾民从者如云,局势愈发不稳。”】
\n
【谢原也是唉声叹气,心中有着几分无奈,如今天下大乱,母亲是不会放他出府的,游历天下的夙愿怕是又要耽搁了。】
\n
【谢原道:“那赤目军之首‘赤目天王’,自封平等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