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n
然而!
\n
苏景看待天地的方式却截然不同。他以一种事功的角度去审视世间万物,将天下人视作棋盘上的棋子,认为成大事者必须有所取舍。当年那场“三四之争”,便是根植于两人学问的根本分歧。
\n
当年,苏景在书院求学时,曾向夫子献上《太平十三策》。
\n
此策凝聚了他安邦定国的思想,其中一条便是“以战养战”,主张以严苛的规矩将人分为三六九等,以此维持秩序。
\n
然而,这些主张过于激进,最终被夫子所否定。
\n
苏景推崇“事功学问”,认为无用之物便应舍弃。
\n
在他看来,世间之人、之物、之事,皆可为我所用。
\n
他追求结果,而不问过程,甚至认为以错误的方式得出正确的答案,亦不为过。
\n
与此相对,三先生则倡导教化,主张以儒家的礼仪道德泽被苍生,希望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人心,使天下的人心向上。
\n
两位先生的学问南辕北辙,书院内的争论也因此愈演愈烈。
\n
双方弟子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三先生与四先生之间的鸿沟也日益加深。
\n
书院四名先生,本是挚友。
\n
可是!
\n
学问道途之争,终究横亘在两人之间。
\n
二先生支持三先生,大先生其中作和。
\n
最后!
\n
大先生负气离开了大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