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装扮,车厢里放的音乐也是八九十年代的流行金曲,但灯光温暖的车厢之外,就是无垠的太空,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将会是一个长镜头——
\n
镜头扫过一节又一节车厢,扫过电影要花上两个小时,甚至两个多小时给观众们介绍的众多乘客,扫过外星生物们的人生百态酸甜苦辣,然后是列车驶向漆黑太空深处的背影。
\n
秦尤需要能将车厢内的怀旧氛围与嘈杂温暖有趣和太空故事特有的冷感这两者完美结合起来的导演。
\n
所以她才找得那么费劲,不然她大可以去电影学院划拉个怀揣着导演梦的学生来干活。
\n
但她没想到李寒香的样片居然完美地满足了她的麻烦要求。
\n
这个样片是李寒香练手所拍,所以没有什么大场面,甚至总共都没几个场景,大部分时间都是靠对话撑起了剧情,于是这就恰好让秦尤看见了她在这种小场景中对镜头的调度能力。
\n
而这正是《太空列车》所需要的,《太空列车》不正是这样一部场景极其单一但又不能让人感到无聊的电影吗?
\n
这点倒并不算让秦尤惊讶的,因为李寒香作为编剧时,本就是最擅长细微处,才能将那些温吞又文艺的剧本写得如此引人入胜,叫人回味悠长,真正让秦尤感到惊艳的是,这半小时的短篇展现出了一种特别的冷感,不是那种追求硬派风格的导演会拍出来的无情绪的冷感,而是一种旁观视角带来的冷静。
\n
既温暖,又冷静。
\n
秦尤的手指下意识地敲击了两下桌子——看来,她的导演找到了。
\n
“哗啦啦——哗啦啦啦——”
\n
雨声大概只有大到一定程度,才能用“哗啦啦”这个拟声词来形容。
\n
黄豆大的雨滴溅在泥土上,溅起了浑浊的水滴,空气中弥漫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