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都不干了?都造反了?
当然也有,但只是少量,大多数还是要混口饭吃,管饭就行。
但陕西连年大旱,使得连基本的饭都吃不上了,那就造成了大面积造反了,崇祯年间,陕西各地有名的反贼,绝大多数都是边兵出身,如李自成、张献忠都是这样。
基于这点,目前大明的军饷其实是非常低的,除了第一军、第三军和海军是朝廷正常发饷,其他都是各地税收在支撑,也就是说,这些军队,基本都是有口吃的,打仗的时候能发些犒赏的银钱。
西北三十万大军更是如此,这兵荒马乱,西北整个军管的状态下,有吃的就不错了,所以,孙传庭也能不需太多饷银维系军队。
去年押解了一批军费前往西北,已经大大缓解改善了孙传庭的财政问题,去年的蒙古全面寇边和今年西北各处小规模接战的犒军也是底气十足。
“另外,传旨给孙督师,命他遣人去李过军中招安,现在大明强敌入侵,当团结一致,共抵外侵,以前的过错,朕可以一笔勾销。”
“是,陛下,臣稍后就给孙督师去旨。”
这也是朱慈烺刚刚想到的,这不,李定国已经到了,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来请降的,那么,自己为什么不将李过所部也招降了呢?
这让朱慈烺突然想起了民国时期,鬼子入侵时,全国军阀刚刚混战完毕,可谓是苦大仇深,但鬼子全面入侵,全国军阀都放下了内战的矛盾,转而统一服从蒋校长调派,共同抵御外敌。
想想淞沪会战,全国各个军阀派军支援上海,合军七十万和鬼子展开大战,现在大明的情况何其相似?
这个时候,国内的反叛势力,应该是最好招降的时间了,正如历史上,他们也是没多久之后,全部接受了南明的领导。
这正是中国人民,团结对外的表现,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都是如此,兄弟阎于墙而共御外辱,自古以来便是如此。
也正如后世的某位名人所说的那样,解决国内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向外发动一场战争,不管这战争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其效果都是一样的。
深切剖析这句话背后的根本意义就是,不管是国内贫富差距导致的,还是产能过剩,还是现在的土地兼并,人口和土地产能不匹配,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吃不上饭。
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员,导致社会不稳定,大明现在就是这样,人多、地少、土地产能跟不上人口膨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