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国朝除了初期有过太子南京监国,往后两百年都不曾有过了,特别是迁都北京后,就再也不可能出现两个权利中枢了,南京六部,只是退休人员的养老之地,不说没才能,而是没权利。
“陛下不可,此时太子南下监国,京师必然人心惶惶,以为是朝廷做的两手准备,断然会让人觉得朝廷对京师的防御毫无信心,才出此下策,到时,士绅,商贾全部逃离京师,则更加无法拱卫京师,进而导致京师物资供应断层,如此,京师危矣。”
魏藻德以兼职詹事之职急忙劝阻,不知是真为民为国还是以詹事府职务避嫌,反对太子南下监国,向崇祯表明忠心,话说还真有用,这不,随后就被崇祯晋为内阁大学士了。
“这时候说什么南下监国保障后顾之忧当然是表明托词,实际不就是做两手准备,万一北京沦陷,太子可在南京登基,主持大局,但这话不能明面上说,说出来,就是危言耸听,希望皇帝早死,不信北京能坚守,动摇国家之言,要背锅,不可说,不可说。”众阁臣心里默默诽腹不已。
“臣附议。”陈演急急附议,不然他的北京防御体系就站不住脚,他要为自己刚才说的方略打气。
其他阁臣听见首辅附议,也都沉默不语,显然,在辩论上,站不住脚,说不过大义之词,说了也白费,还被人攻堪,没必要。
崇祯略微思索片刻,天人交战,太子监国,在这个时候,哪怕后面北京无碍,太子那也是脱缰的野马,以北方的局势,再难控制南方,他肯定就会被架空了,在对北方防御抱有幻想的崇祯来说,南方大权万万不可儿戏,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脱离权力掌控。
“此事容后再议。”
“哎。。。”朱慈烺心中哀叹一声,他倒不是非要去南京监国,只是这么合理的提议,竟然为了面子,和权利的支配,竟然否了,不知原本历史是怎么否决的这个提议,但结局都一样。
如果,有当时的正统太子在南京监国,北京沦陷后,南明还会因为拥立新主的意见不统一而陷入内斗吗?当然不会,当时南明的军事实力还是非常强大的,几十万军队轻轻松松。
加上郑家的力量,不说反攻北方,但划江而治,仿南宋支撑几百年也是不无可能的,长江天险,那么骁勇善战的蒙古军都被南宋抵御这么久,想来。。。哎。。。
之后的进展自无太大变化,关宁军已成军阀,向朝廷索要一百万两的开拔军费,才能挥军西进,朝廷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