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把人参抢回来,打算自己拿去府城卖。
就感觉到自己的衣襟被人拉了两下,媳妇的话,他还是听的,但表面上还是怒气冲冲的想要走。
那掌柜的一看他生气要走,急忙拉住他说道:“妇道人家懂得什么?如今世道艰难,这人参没有那么好卖,这样吧,兄弟,我给你三十两银子。”
赵安还是不同意,那掌柜的松开手,无奈的说道:“我顶多出三十五两银子,兄弟,你要是同意就把东西放下,如若不然我也没辙。”
看来这就是底线了,赵安想了想,同意了。
掌柜的也松了一口气,他进屋取了一包银子,其中三个是十两一个的小元宝,这个不用过秤,他另拿了一块银饼子,放在戥子上称了五两,多余的用夹剪夹掉,包在一起递给赵安。
掌柜的笑眯眯的说道:“赵兄弟,以后你有什么药材尽管送到我这来,咱们常来常往。”
其实林柔还是不太了解现在的情况,这一根老参制好了,至少能卖七八十两,只不过,人家店大欺生。
赵安把五两碎银子放在自己怀里,三个银元宝递给媳妇儿,两人出门走到个背静地方,林柔就把银子收到口袋里。
两人这才有心情打量着街上的景色,赵安的眉头皱了起来,他小声的对媳妇儿说道:“怎么多了这么多沿街乞讨的人?”
林柔顺着他的视线看向街角,三五个人一伙,在街角挤着一堆一堆的乞丐,她的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
古人云“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这个道理她懂,更别说如今是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死个人真跟死个蚂蚁差不多了。
林柔的心情有些沉重,她在街上打量了一圈儿,指着对面的米铺说道:“咱们先去买粮,还得多买一些。”
首先得填饱肚子,粮食是最重要的,更何况他们没有地,就更得多存粮食。
赵安显然也是这么想的,虽然山上有山药,但他媳妇也说了,这个东西不能成天吃,会生病的。
夫妻俩往米铺走,刚走到门口,就看见米铺里挤了一群人,正在那里议论纷纷。
“怎么天天涨价呀?这粝米从前也就十几文一斗,现在竟然涨到了三十文,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粟米都涨到二十文了,俺是买不起了。”
“精米都六十文了,这谁吃得起?”
米铺里的小伙计听见众人议论纷纷,冷笑着说道:“你们还他娘的做清秋大梦呢,隔壁县里早闹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