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深入人心,对当地文化影响深远。百姓们因祥云的出现,对未来充满希望,劳作时也更有干劲,这从侧面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就如《诗经》有云‘凤凰于飞,翙翙其羽’,祥瑞常与美好寓意相连,此五彩祥云亦是同理。”
然而,就在众人探讨之时,大儒古执义身着黑色儒袍,猛地向前跨出一大步,双脚稳稳站立,犹如扎根大地一般,神色极为不悦地紧紧盯着李淳风。他眉头拧成了一个深深的 “川” 字,语气尖锐且带着十足的笃定,大声说道:“李监正,你这解释看似头头是道,实则大错特错!这五彩祥云岂是你用几句科学术语就能轻描淡写概括的?自上古以来,我华夏便以祥瑞为尊,诸多圣君贤主皆以祥瑞之象来判断国运兴衰、教化万民。这五彩祥云在无数古籍中均有记载,承载着我华夏千年的文化传承与精神寄托,其背后蕴含的深意岂是你能理解的?它给百姓带来的希望与鼓舞,岂是自然现象所能比拟?怎能因你所谓的科学,就将这传承千年的认知全盘否定?”
李淳风听后,脸色瞬间阴沉下来,眉头紧锁得更紧,眼中闪过明显的不悦,毫不犹豫地立刻反驳道:“古先生,我敬重你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可身为钦天监监正,我所观所测皆以事实为依据。科学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若仅依赖传统认知,而不探究真相,那与盲目迷信何异?倘若遇到任何现象都用古老的祥瑞之说解释,那天灾降临又当作何解?难道也是祥瑞所致?我多年来钻研科学,每一个结论都是经过反复观测、验证得出的。这五彩祥云的形成,从气象学、地理学的角度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绝非虚无缥缈的祥瑞。古先生,你不能仅凭一腔对传统的热忱,就无视科学事实。”
古执义听闻,气得双手握拳,手臂微微颤抖,脖子上的青筋都微微凸起,他向前逼近一步,几乎与李淳风面对面,大声吼道:“李淳风!你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圣人之言、古籍所载,岂会有假?诸多天灾人祸,那是因为世人违背了天地正道、道德伦常,岂是科学能简单解释的?这五彩祥云出现在此,必定是上天对武周的庇佑,是大吉之兆,容不得你肆意曲解!” 李淳风也不甘示弱,向前踏出一步,与古执义针锋相对,挺直了腰板,目光坚定地回应道:“古先生,我并非否定传统文化的价值,可我们身处当下,更应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并非要推翻传统,而是要让我们以更准确的方式认识世界。若一味沉浸在古老的认知中,拒绝接受科学的进步,那国家又如何发展?社会又怎能进步?” 两人互不相让,气氛剑拔弩张,仿佛下一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