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赚得不少,这就是李世民他的底气。
不过看着薛收,他有那么一丝心虚,主要是对薛家心虚,毕竟从薛家薅的东西太多了,每年都有大量的美酒。最关键一点,薛家还在大量支援地方,虽然没有上报朝廷,但是李世民知道,营州,蓟州,檀州三个州建立的养殖场,全是薛家提供的幼崽。
养殖场可是属于官府的,虽然要支付帮工的薪酬,但是产出大部分,还是官府受益,驻军的生活也因此得到改善。而且后续还会分发幼崽给百姓,造福一方。
薛家卖给普通百姓的货物,从来不卖高价,而且扶持了附近十多个村子。
李世民心里很清楚,薛家并非不能照顾更多的村子,只是不想他忌惮。
薛家帮皇家建的产业,可是让李世民赚得不少,一向节俭的皇后,最近两年都大方了许多;纺织厂虽然没赚钱,但是边军的冬衣,可是纺织厂弄出来的,这可是给朝廷节约了很大一笔开支。
“那些部落装备差,战力弱,任用他们作战,不但要消耗大量的粮草,后续的赏赐,抚恤又是一大笔钱。陛下,臣不赞同!”长孙无忌皱着眉头说道。
“那些部落既然来协助作战,自然要听朝廷的命令,训练一下,再配备一些武器就是。
吐谷浑不需要那么多人去攻打,但是还有高昌啊!高昌阻拦西域商队前来中原,这对我们可不是一件好事,不如顺便解决了。”薛收淡淡一笑道。
李世民眼睛一亮,他的战略眼光自然不用说,很清楚打通西域通道的好处。
“如果不打高昌,也可以打高句丽,我们提供粮草和武器,让将领指挥他们攻打高句丽,无论成与不成,都能消耗高句丽。”薛收继续说道。
提起高句丽,李世民呼吸都暂停了一下,如果说颉利可汗让最大的敌人,击败了颉利,大唐百姓算安稳,那么高句丽就是必须征服目标。
前朝三征高句丽,死伤无数,那些人可都去中原的,可以说仇深似海,攻打高句丽算是报仇雪恨,为了民心也好,为了消灭敌人也罢,都是必须要有打的。
用部落联军去攻打高句丽!想想还真是可行,反正是消耗,死的又不是自己人。
“先拿高昌练练手!”李世民心里暗自想道。
“陛下,吐谷浑的俘虏,臣建议用来修路,先修建陇右道至长安的官道,明年俘虏的人,则用来修建陇右道至沙洲的道路。”房玄龄提议道。
沙洲已经在玉门关之外,修建这条道路,当然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