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很失望,不过他也知道薛收等人说的是现实,如果不用征调劳役的办法,想要在各地修建水库,花费确实很大。
关键一点,营州的人口八成集中在柳城,其它州县可没有那么多人。
“先看一下吧,如果营州修建水库用钱不多,以后再修其它地方的水库。”李世民皱着眉头说道,说完起身把示意图收起来,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陛下英明!”薛收恭维了一句。
“朕本来还想,多囤积一些粮草,过两年攻打高句丽,这下被薛玖打乱了安排。”
“陛下,从大唐立国以来,每年都有战争,如果不是敌人主动进攻,实在不宜出兵。”薛收劝说道。
“高句丽人口不少,城池又多,不是短时间能打下来的,臣以为不适合作为首选敌人。
反而是吐谷浑,高昌这两个地方,急需解决。”房玄龄提醒道。
李世民眉头再次一皱,他自然知道吐谷浑和高昌的危害,一个连年侵犯大唐,一个堵在丝绸之路。
“如何解决吐谷浑?那地方和突厥一样,地广人稀,远征的话,风险很大。”李世民问道。
打突厥也是迫不得已,颉利带来的危害太大了,不趁着好时机,以后还不知道有没有那么好的机会。
吐谷浑李世民当然想打,不单单是因为吐谷浑每年入侵,惹人讨厌,而是因为地理位置,拿下吐谷浑,不但去西域的道路没有危险,而且多了一个盐产地。
青海一直是盐产地,虽然因为运输能力的缘故,无法顾及太多地方,但是陇右道还是能吃上便宜的盐。
关键一点,有了青海的盐产地,掌控那附近的部落就方便多了。
“要灭吐谷浑,最好先剪其羽翼,如果党项人不再依附,他们实力就会降低三成,而且以后攻打吐谷浑,可以从党项人地盘过去,会方便很多。”房玄龄眼中精光一闪,语气坚定的说道。
“党项部落众多,不像吐谷浑是一个小国,确实可以分裂。”李世民点点头道。
“党项最大的部落是拓跋部落,与吐谷浑是联姻,恐怕不会分裂。”薛收提醒道。
“无所谓,只要把拓跋部落和其他党项人分裂就行了。”长孙无忌淡淡的说道。
“辅机你有何办法?”李世民问道。
“如果能过好日子,谁又愿意活得辛苦呢?陛下不如发一道旨意,邀请党项各部落,前来长安。
到时候组织他们,前去营州参观,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