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南方的粮食就无需送过去了。”杜如晦笑着道。
“咳咳!九十万石粮食,是税收,并非整个营州粮食收成。”薛收干咳两声提醒道。
“什么!”
“你说啥?”所有人都震惊的问道。
“如果这份公文没错的话,营州今年粮食收成,是三亿六千斤,折合三百万石,这包括府兵屯田所得,官府税收九十万石。”薛收拿出一份公文,看了一眼确认之后说道。
“快拿给朕!”李世民急切的催促道。
内侍小跑着上前,从薛收手里拿过公文,递给李世民。
“这个薛落衡,如此重要的事情,居然只是例行发了一份公文。”一目十行的看过,李世民笑着佯怒道。
薛玖之所以只是例行发一份公文,因为他觉得这点粮食真不多。
整个营州三十多万人,扣除府兵,挖矿的俘虏,以及不种地的人,百姓分下去,平均一个人才一千斤粮食不到,他实在不觉得有多高兴,这只是解决了温饱而已,如果遇到天灾,百姓都没有粮食对抗。
“营州就算人口增加,也不可能有如此多粮食收成啊?”长孙无忌震惊的问道。
“可能高粱豆子种植比较多吧。”萧瑀猜测道。
“不,这上面写了,只是水稻和小麦。”李世民再次看了一眼公文,摇摇头说道。
薛玖当然不会计算高粱和豆子,豆子百姓自留一半,剩下的要留着冬季喂养牲口;高粱要酿酒,会用鱼肉补贴百姓,这是一种内部消化,怎么能计算进百姓粮食收入呢。至少他是这样认为的。
杨恭仁没有反对他这个方案,那是因为,他觉得报上去的数量太大,朝廷可能眼红,会大量抽调。
“这个问题,或许子诚清楚,他们经常书信往来,交流培养粮食的问题。”薛收说道。
“去司农寺把薛子诚请过来。”李世民吩咐内侍道。
“九十万石,可以抽调一部分,从幽州出兵。”杜如晦说道。
“足够打一场战争了!只要速战速决。”房玄龄点头赞同道。
“营州用粮食的地方应该不少,也不能拿太多。”薛收提醒道。
“这么说来,大家都赞同出兵?”李世民问道。
众人对视一眼,齐齐点头。
“那好,我们商量一下物资调动,如果朕没有猜错,营州那边应该有不少连弩,调到李绩那里吧!”李世民吩咐道。
“陛下,今年的布匹,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