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他是不缺盐,但是牧民经常缺盐,这次能弄到大量便宜的盐,回头可以卖给另外七个部落,还能得到人情,获得更好的声望。
“对了,最近有一批美酒,你要不要买一些。”杨恭仁问道。
“什么美酒?”
“大唐最好的美酒,河东老窖,你可曾听过?”
“你说的可是那种忘忧酒?”摩会咽咽口水问道。
“正是。”
“我去长安的时候,喝过一次,确实是难得的美酒,你能大量卖给我?”摩会问道。他去长安的时候,不但喝了美酒,还买了一些回来,只不过数量不多,很快就喝完了。
“那是当然!”
“买!有多少我要多少。”摩会很肯定的说道。
“这价格可不便宜。”杨恭仁提醒道。
“没问题!”
打发走摩会,杨恭仁忍不住摇摇头,这种智商碾压的感觉,让他觉得在欺负人。
契丹虽然有一百多万人口,但是加起来,也不过三十多万户,按照他定的数量,一户人能分两斗。
两斗盐十二斤,即便后世也能吃两年,这年月的人更节约,只会吃得更久。
盐赚的钱不多,主要还是拉近关系,真要很赚钱,也不会让奚人做二道贩子。
美酒才是薛玖赚钱的杀手锏,越是寒冷的地方,高度酒越是好卖,营州的高粱都被官府收集起来酿酒。
不止是高粱酒,还有果酒,营州的梨儿,柚子和橘子,成熟的正用于发酵。
加了果子发酵出来的酒,不但有果香味,口感也更好。
营州的水果虽然不多,不过酿酒还是能弄出来不少。
如今的消费水平,只有勋贵才有钱买水果这些,普通百姓自己家有就吃,没有就算了,所以这些东西,都是不值钱的,而且很大一部分,味道并不怎么样。官方出钱收购,百姓自然非常乐意。
入冬之后,盐场也就停了,渔场同样停了,因为天气太冷,海边海风又大,万一病了就麻烦了。
妇人照顾大棚,打理养殖场,男人则去修路,挖矿。
如今营州实行合作社,当然,并不是吃大锅饭,而是一部分事情进行合作共赢。
首先是养殖,村里的家禽和牲口,统一进行饲养,村里的小孩,统一由人带着,这是为了照顾年龄大的老人,他们干不了重活,但是看孩子,养家禽还是没有问题。
有人看孩子,家里的大人也能放心的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