忤逆犯上的小子给你解气。”
“谢谢姐姐!”
赵长空一副感激的模样。
看了一眼窗户外的下方,正好瞧见赵明易正在与一位少年攀谈,那一副高高在上胸有成竹的模样,在人群中十分抢眼,好像这驸马爷已然是他的囊中之物一般。
赵长空恨的咬牙切齿。
若不是自己仗着孩童的身份,怕是今日根本就进不了这皓明楼。
一个月后,就只能躺在那阵法中,被他们挖骨断命!
“你怎么了?不舒服吗?”
突然,察觉到赵长空的脸色,小郎君疑惑询问。
赵长空心头一动,指了指一层的赵明易:“姐姐,那个便是我的兄长,我只是有些不太明白。”
“不明白什么?”
“姐姐有所不知,我那兄长一心向往武学修炼,对诗词歌赋是一窍不通,我在想他为何敢来参加诗会,就不怕出丑丢了脸面吗?”
小郎君的目光看向了赵长空所指的方向,微微蹙眉:“你所言可是真的?”
赵长空天真无邪的点了点头:“自然是真的,我那兄长的习性随便打听一下便可知道。”
小郎君面色有些不悦。
一旁的小月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微微欠身,退出了房间。
赵长空则是嘴角微微上扬。
敢戏耍本世子。
那就别怪本世子不客气了。
虽然不确定身旁这位小郎君的身份,但是他敢肯定,其身份必然不会简单。
不管是哪个时代。
文人墨客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最为痛恨沽名钓誉之辈。
尤其是赵明易如此招摇显摆,赵长空用脚指头,都能想到其背后的原因。
无非就是曹慧兰找人代笔,给赵明易写了一首不错的诗词。
如果这个秘密被身边这位小郎君查实。
恐怕......
想想,赵长空就忍不住一阵高兴。
随后,在和小郎君的交谈中得知,这上京城的诗会虽然年年举办,但是哪次都不及今年的隆重,主要是为了应对来年初春的儒家盛会。
如今北境有三国袭扰,南境有大禹虎视眈眈。
常年征战,导致国库空虚。
各地水患频发,匪患横行。
朝廷可谓是内忧外患。
与其他修炼体系不同,儒家掌控的是国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