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青,悄悄对身边家仆耳语几句,那家仆点点头,溜出了人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午的策论宣讲结束,林乔和苏婉暂时领先。午饭时间,张教谕特意过来祝贺:"林劝农,讲得好!知府大人私下称赞你'言之有物,不尚空谈'。"
"多亏先生提点,才知有实践考核。"林乔感激地说。
正说着,一个衙役匆匆跑来:"林劝农,知府大人命你速去西郊农田!实践考核提前开始了!"
林乔和苏婉对视一眼,立刻跟上衙役。西郊农田边已经围满了人,程知府和评委们站在一块明显有问题的田地前,其他参赛者也陆续赶到。
"诸位,"程知府高声宣布,"这块田的主人家反映,去年收成还好,今年却突然减产。请各位诊断病因,提出解决之策。此乃实践考核第一题!"
参赛者们轮流下田查看。郭举人第一个上前,装模作样地抓了把土看了看,便高谈阔论起来,说什么"地气不足,需祭土地神"之类玄之又玄的话,听得田主直皱眉。
其他参赛者也各抒己见,有的说是缺水,有的说是缺肥,但都缺乏真凭实据。
轮到林乔时,他仔细检查了土壤、作物和周边环境,甚至挖开几处根部观察。通过007的扫描分析,他很快找到了问题所在。
"回大人,此病因在排水不畅。"林乔指着田边一条被淤泥堵塞的暗沟,"去年雨水多,地下水位上升,盐分随水上升至根部,造成盐害。看似缺水,实为积盐。"
田主一听,连连点头:"对对!今年苗子老是蔫头耷脑,浇水也没用!"
"解决之法,"林乔继续道,"一是疏通排水沟,二是深耕打破犁底层,三是暂时改种耐盐作物如高粱,待盐分淋洗后再种回小麦。"
这番诊断有理有据,解决方案切实可行,连几位农业出身的评委也点头称是。程知府满意地捋须微笑:"林劝农果然名不虚传!"
实践考核的第二项是现场设计一块高产田的规划。参赛者需在沙盘上布置田块、水渠、道路等。林乔的设计再次脱颖而出——他不仅考虑了灌溉排水,还设计了轮作区和绿肥区,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就在林乔大展身手时,周员外那个溜走的家仆回来了,附在主人耳边低语几句。周员外阴险地笑了,又嘱咐了几句。
下午的比试继续进行。女子组的策论宣讲开始,苏婉第三个上场。与那些大谈"妇德闺范"的闺秀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