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哎哟,这还了得?”静安说:“咏庵,你不是和徐恩曾联系过,叫他的人,来处理这件吗?”
“我的副官,昨天还联系过徐恩曾。徐的答复是,他派来的人,到南昌已有一个多月。”
“人呢?怎么没见到人呢。”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个人,应该在秘密调查这件事。”
“如果是这样子,这个人当真是深藏不露,想想都可怕。”静安说:“咏庵,你身体不太好,你给介公上书,以治病为名,激流勇退吧。”
“夫人,我也想不通。当年,我们追随中山先生,驱逐鞑虔,建立民国,我们一路风雨走来,怎么就走到了老百姓的对立面呢?”鲁涤平说:“夫人,你不理解介公的脾气,我们千万不要忤他的逆鳞。我们以后去杭州,可以在莫干山上,寻个风景好一点地方,闭着眼睛养病。养到介公真认为我病得不能管事了,就退下去…”
鲁涤平的随身副官,姓襄,三十多岁的样子,白净净的脸上,从来没有笑容。鲁涤平挑选姓襄的上饶人做副官,特别看重他的一点,就是谁也别想从他的脸上,捕捉任何政治信息。
襄副官领着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走到鲁涤平家的小客厅里。
襄副官一个多余的字都不说:“涤公,他是党参,徐恩曾徐可均的人。”说完,拿出一个文件夹,打开,准备记录。
党参说:“晚辈党参,拜见鲁将军。”
鲁涤平大手一挥,说:“什么将军?败兵之将,不可言其威。党参,你是可均手下的智多星,想必泄密一案,可有眉目?”
“报告涤公,我私下搜索一月有余,发现二十一个装西药的小玻璃瓶子。”
“你是说,这些小玻璃瓶子,是内奸传递情报的工具?”
“是的,涤公。这个内奸,就是用米汤水写情报,写在说明书上。”党参说:“内奸住的地方,有一条排水沟,一直通向玉带河。我沿着这条排水沟,反反复复搜索十多次,在一个栅栏处的小沟里,草丛里,垃圾里,陆陆续续捡到了这些小玻璃瓶子。”
鲁涤平坐下来,示意党参继续说。
“这二十一个玻璃瓶子,有二十个是空瓶,只有一个,有药品说明书。”党参说:“这些空瓶子,我小心翼翼,提取了药瓶内残余的粉末,经过化验,西药的主要成分是二甲氨基。我可以断定,这种西药,就是土霉素。”
党参的语速较快,那个姓襄的副官,速记跟不上,说:“且停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