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年太清圣人立教成圣,仅收妙乐一人为徒,与阐截两教广纳门徒形成鲜明对比。
如今量劫将起,这位深居八景宫的大弟子突然造访,其中深意值得推敲。
当周易踏入圣殿时,紫气东来三万里。妙乐手持阴阳拂尘立于八卦阵图之上,身后隐约浮现太极两仪虚影。
这场看似平常的会面,却暗藏着圣人布局的微妙痕迹。
太清座下首徒妙乐大法师周身环绕着先天道韵,举手投足间自成天地法则,分明已证得大罗道果。
这实在令人惊叹,自太清圣人于首阳山开坛授法至今,不过区区六百载春秋。
须知人族四位先贤燧人、有巢、缁衣、知生,皆是凭借补天造物之功才得天道垂青,借无量功德突破桎梏。
若论正统修行之道,即便是人祖血脉,也难在千年内触及大罗门槛。
妙乐此番成就,除却其本身根骨清奇,太清圣人的点化之功更是不容忽视。
圣人亲传的九转金丹秘法,配合八景宫独有的混元一气诀,这等传承远非传于人族的筑基功法可比。
当妙乐说明来意时,周易表面不动声色,心中却掀起波澜。
“奉师命驻守人族百年,既为考察道种,亦当广传玄门正法。”妙乐拂尘轻扬,身后显出阴阳太极虚影,“若有资质上佳者,当承人教衣钵。”
寻常族人听闻此言必当欣喜若狂,得圣人道统庇佑,妖族何足惧哉?
但周易识海中却浮现出未来时空碎片:女娲冷眼旁观人族浩劫,太清闭守八景宫门,血色染红不周山的画面历历在目。
此刻圣人突然示好,必与幽冥血海之事相关。
当日厚土祖巫身化六道轮回,自己以人族气运引动山河社稷图时,那道穿透九幽的圣人目光,终究还是留下了痕迹。
周易指节轻叩腰间崆峒印,先天至宝的温润触感令他心神稍定。
妙乐看似温润的目光中,分明带着探查因果的深意。
这场突如其来的传道,恐怕远非表面那般简单。
太清神识微动便通晓人间境况,派遣座下首徒妙乐前来传法本就是合乎情理的安排。
青衣道人话音未落,忽然瞥见周易眉心微蹙,指尖在茶盏边缘反复摩挲,似有千钧重担压在喉间。
“阁下似乎心有顾虑?”妙乐拂尘轻扬,玉冠下的眉眼染上几分探究。
周易将陶杯重重放下,杯底与石案相击发出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