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曙光,一边却又痛恨于英法的无限制绥靖。
\n
与智囊团经过一日商议,最后的结论就是:
\n
【急召,沈复兴入京(渝)。】
\n
很显然,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又想到了沈复兴。
\n
真是一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标准模样。
\n
不过,此时沈复兴却很是庆幸。
\n
如果不是俞程的这次到访,正在第三次北伐(之前错误)的他还真不放心离开。
\n
交代小满收拾行李通知俞程,沈复兴打开了最后的一封信,只一眼,他就感觉头皮发麻。
\n
那是张自忠的亲笔信,他除了给冯治安这个老兄弟写信,就是给沈复兴了:
\n
【维安吾弟,见字如面。
\n
昔年徐州一别,已去两秋,那日在古琴台见你,乃是兄之大幸。
\n
每每见你在战场、域外建功,必当满杯以庆。
\n
幸哉!壮哉!
\n
人生半百,还能见你扬我国威。
\n
悲哉!苦哉!
\n
暮年之际,却仅见你扬我国威。
\n
抗战至今日,人心思动,不复淞沪之热血,国家面临绝境,若无法唤醒军人之血性,则亡国的危险便在眼前。
\n
兄意已决,当东渡襄河击寇,吾以吾血浇吾地,换山河如故。
\n
长子张廉珍,幼子张卫国还请维安吾弟照拂,勿使其富贵,但有骨气即可,勿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