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弹,一边打量着往来的顾客,再打几个哈欠,多上几次洗手间,无所用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同样是卖唱,也有不同的境界。有的人,卖唱都卖的不敬业,不称职;而有的人,论水平早已不该停留在那些喧嚣之地,却因为种种原因,还在那些不为人注意的角落用错位的优雅注释着自己对音乐的热爱。
听起来总归是有些悲壮的。
悦然指上(2009.2.26)
弹琴很愉快。
近日很好,勿念。
好友(2009.3.13)
从香港回来以后,一直在接电台和杂志的专访,每日一两个的频率。因为在最近一年的时间里,答应了很多dj和编辑朋友做采访,可是一直拖拖拖。我本打算用整个三月的时间集中处理完这些事,这样三月以后便又可回到安静。可是虽然这些访谈节目的内容在当地的听众听来是全新的,可是之于我,问答是颇有重复的。如此一来便多少有些虚妄的感觉。可能是过于理想化。然而不管怎样,网上的那些录音们,其实听一个就等于全部了。
昨晚和一个朋友聊起友情。他问我把朋友按照亲疏分成几类。我似乎从未认真的考虑过这个问题,即使现在认真考虑,也似乎很难给出一个稳妥的让自己信服的总结。在我的生活里,没有刻意花时间去经营友情。须知带着某种企图和希冀去交结的朋友是很难成为真正的朋友的。朋友二字的第一要义便是无所求。但是你又不得不承认,在人潮汹涌川流不息的现代社会,不少友情随着同窗时代的结束,工作的变动,物理的距离,甚至qq号码的被盗而失去联系进而消逝。也是无奈。我的朋友,即使比较苛刻的筛选,还是可以称得上挺多。有一个虽然不够全面但很显着的特点:有着较深层精神交流但没有什么经济交流的人,很可能成为你的朋友。我一直觉得,有直接经济瓜葛的两个人,也许你们能成为很好的业务伙伴,同事,上下级,但在你们的经济往来停止之前,朋友二字稍显附会。它毕竟有分崩离析的诱因。
当然,每个人都会有看错人、交到损友的尴尬时刻。当你非常惊诧的听着第三者第四者转述着一个自己相当信任的好友说出的那些诽谤你的话来时,你有些脸红吧。因为首先,你居然到现在才知道自己被假象骗了;第二,因为这个中伤你的人在别人眼里是你好友的身份,于是他对你的恶毒评价便似乎有了相当高的可信度和杀伤力,你有点担心你的声名遭到进一步破坏。可是,你能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